頓挫
詞語解釋
頓挫[ dùn cuò ]
⒈ ?疾病于其早期階段即停止發(fā)展。
例感冒的頓挫。
英abortion;
⒉ ?噪音的一般或特殊的節(jié)奏變換。
英cadence;
⒊ ?語調(diào)、音律等停頓轉(zhuǎn)折。
例抑揚(yáng)頓挫地說。
英cadence; pause and transitim in rhythm or melody;
⒋ ?挫折。
例常遭頓挫。
英setback; sustain delays and obstacles;
引證解釋
⒈ ?謂聲調(diào)抑揚(yáng),有停頓轉(zhuǎn)折。
引《后漢書·孔融傳贊》:“北海 天逸,音情頓挫。”
李賢 注:“頓挫猶抑揚(yáng)也。”
唐 劉禹錫 《和浙西李大夫霜夜對月聽小童吹觱篥歌依本韻》:“沖融頓挫心使指,雄吼如風(fēng)轉(zhuǎn)如水。”
楊朔 《木棉花》:“他的嗓音高朗而圓潤,語氣也有動人的頓挫。”
⒉ ?指詩文、繪畫、書法、舞蹈的跌宕起伏、回旋轉(zhuǎn)折。
引《文選·陸機(jī)<文賦>》:“銘博約而溫潤,箴頓挫而清壯。”
張銑 注:“頓挫,猶抑折也。”
唐 杜甫 《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》序:“觀 公孫氏 舞劍器渾脫,瀏灕頓挫,獨出冠時。”
清 方薰 《山靜居畫論》上:“往在 徐 丈 蟄夫 家,見舊人粉本一束,筆法頓挫,如未了畫,卻奕奕有神氣。”
祝嘉 《論書十二絕句·附運(yùn)筆淺說》:“要步步頓挫而澀進(jìn),處處用力一樣,沒有松懈的地方。”
⒊ ?猶閃爍。
引《隋書·天文志中》:“﹝彗星﹞頓挫其芒,或長或短,光芒所及則為災(zāi)。”
⒋ ?坎坷;挫折。
引宋 曾鞏 《謝解啟》:“患難艱危,流離頓挫。”
元 辛文房 《唐才子傳·劉希夷》:“孰謂奇蹇之運(yùn),遭逢惡人,寸祿不霑,長懷頓挫,斯才高而見忌者也。”
茅盾 《韌性萬歲》:“但是當(dāng)譏笑者遇到了頓挫而消極的時候, 魯迅 先生卻在堅韌地斗爭下去!”
⒌ ?摧折;使受挫折。
引宋 蘇軾 《葉嘉傳》:“視 嘉 容貌如鐵,資質(zhì)剛勁,難以遽用,必槌提頓挫之乃可。”
明 方孝孺 《關(guān)王廟碑》:“當(dāng)其生乎時,揮霍宇宙,頓挫萬類,叱電噫風(fēng),雄視乎舉世。”
⒍ ?猶段落。
引清 陳天華 《中國革命史論》二:“自 羲 黃 以來,二三千年之舊制,至此結(jié)大局,為一大頓挫,而另開一大生面,為后此二千餘年政界之新紀(jì)元。”
國語辭典
頓挫[ dùn cuò ]
⒈ ?停頓轉(zhuǎn)折。
引《文選·陸機(jī)·文賦》:「銘博約而溫潤,箴頓挫而清壯。」
相關(guān)成語
- miàn shòu jī yí面授機(jī)宜
- yǎn cǎo běn演草本
- fú jié guān符節(jié)官
- yán chá嚴(yán)查
- yǐn huì隱諱
- guò yóu過尤
- tóu jī投機(jī)
- yí zú遺族
- shuō qǐ說起
- fāng zǐ方子
- qīn qiè親切
- lián jī聯(lián)機(jī)
- yè hé zī夜合資
- shēng chòu聲臭
- hēi àn黑黯
- chá zhào察照
- qiān dìng簽訂
- yī náng衣囊
- méi huā梅花
- fēn xī分析
- shān shān lái chí姍姍來遲
- zào xuè造血
- jiān pò肩迫
- gū jià估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