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患
詞語解釋
外患[ wài huàn ]
⒈ ?指外國的干涉侵略。
例內(nèi)憂外患交迫。
英foreign aggression;
引證解釋
⒈ ?外來的禍害。多指外國的侵略。
引《禮記·雜記下》:“內(nèi)亂不與焉,外患弗辟也。”
孔穎達 疏:“外患弗辟也者,外謂在外鄰國為其寇患。”
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入則無法家拂士,出則無敵國外患者,國恒亡。”
唐 韓愈 《與崔群書》:“將息之道,當先理其心,心閑無事,然后外患不入。”
《新唐書·昭宗紀贊》:“昭宗 為人明雋,初亦有志於興復(fù),而外患已成,內(nèi)無賢佐,頗亦慨然思得非常之材,而用匪其人,徒以益亂。”
鄒韜奮 《經(jīng)歷》三二:“外患如此急迫, 中國 人如以僅有的武力消耗于內(nèi)戰(zhàn),即是減少對外的力量。”
國語辭典
外患[ wài huàn ]
⒈ ?來自國外的禍害。。孟子·告子下:「入則無法家拂士,出則無敵國外患者,國恒亡。」《新唐書·卷一〇·昭宗本紀》贊曰:「昭宗為人明雋,初亦有志于興復(fù),而外患已成,內(nèi)無賢佐,頗亦慨然思得非常之材,而用匪其人,徒以益亂。」也作「外禍」。
例如:「外患頻仍」、「內(nèi)憂外患」
近外禍
反內(nèi)亂 內(nèi)患 內(nèi)訌
英語foreign aggression
德語ausl?ndische Agression
法語agression étrangère
相關(guān)成語
- duàn xiàn斷線
- téng lù謄錄
- piào liàng漂亮
- tǔ dòu土豆
- dì fāng zhì地方志
- nèi liú liú yù內(nèi)流流域
- sān nián bì三年碧
- zāi mín災(zāi)民
- lǐ shì理事
- jǐn qǐ謹啟
- ā zhèng阿正
- kē yuán科員
- bàn niáng伴娘
- wén yuán文員
- yīng jī lì duàn應(yīng)機立斷
- fù píng jīn富平津
- zuì mù xī醉木犀
- wéi wù zhǔ yì唯物主義
- tóng tuó cǎo mǎng銅駝草莽
- chú cǎo鋤草
- yī qǐ一起
- shǔ cǎo gǎo屬草稾
- chán dù讒妒
- xī xī嘻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