干犯
詞語解釋
干犯[ gān fàn ]
⒈ ?觸犯;干擾侵犯。
例不軌之民,干犯國法。
乃明為禁令,有干犯者輒戮。——《三國志·魏志·蘇則傳》
英encroach upon; offend;
引證解釋
⒈ ?冒犯;觸犯;干擾。
引《后漢書·史弼傳》:“干犯至戚,罪不容誅。”
宋 王讜 《唐語林·政事上》:“先是京城惡少及屠沽商販,多繫名諸軍干犯府縣法令,有罪即逃入軍中。”
清 黃鈞宰 《金壺浪墨·劉中丞書》:“不軌之民,干犯國法。”
郭沫若 《一只手》:“這在形式上已經(jīng)把工人團(tuán)結(jié)了起來,假使他們?cè)儆幸环N精神結(jié)合,就給一堆石塊砌成了一座保壘,那是不可干犯的。”
⒉ ?舊時(shí)刑律用語。指與罪案有牽連的人。
引《元典章·刑部五·檢驗(yàn)》:“今省部定到尸形格式於內(nèi),於是開寫正犯、干犯名色。”
國語辭典
干犯[ gān fàn ]
⒈ ?冒犯、侵犯。也作「干冒」。
引《后漢書·卷二七·吳良傳》:「信陽侯就倚恃外戚,干犯乘輿,無人臣禮,為大不敬。」
近冒犯
相關(guān)成語
- yī tóu一頭
- xún xiāng荀香
- lǐ guǐ理匭
- lù yuán路員
- jiě jué解決
- zhī mìng zhī nián知命之年
- shēn biān身邊
- sōu chá搜查
- lìng rén令人
- chén huà chéng陳化成
- mù rán木然
- zhuān yè專業(yè)
- bái mín guó白民國
- liù hé chéng六合城
- yào shuǐ藥水
- lǐ yè里謁
- zī zī bù juàn孜孜不倦
- liáo shì遼事
- cí gū慈姑
- shí shì qiú shì實(shí)事求是
- zhōng yǒu中有
- sè zhuāng色莊
- tóng xué同學(xué)
- fā rè發(fā)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