戰栗
詞語解釋
戰栗[ zhàn lì ]
⒈ ?戰抖。
例竭力克制因過分激動而引起的戰栗。
英tremble; shiver;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戰慄”。因恐懼、寒冷或激動而顫抖。
引《論語·八佾》:“使民戰栗。”
朱熹 集注:“戰栗,恐懼貌。”
《戰國策·楚策四》:“襄王 聞之,顏色變作,身體戰慄。”
《資治通鑒·隋文帝仁壽四年》:“陳夫人 與后宮聞變,相顧戰栗失色。”
清 黃鈞宰 《金壺浪墨·趙芥堂》:“時天寒風雪交作,鄉民解衣裸體,傴僂戰慄。”
楊沫 《青春之歌》第一部第二六章:“她狠命地咬著自己的嘴唇,也竭力克制著因過于激動而引起的戰栗。”
國語辭典
戰栗[ zhàn lì ]
⒈ ?因恐懼、寒冷或激動而顫抖。晉·羊祜〈讓開府表〉:「智力不可強進,恩寵不可久謬,夙夜戰栗,以榮為憂。」也作「顫栗」。
引《三國演義·第三回》:「厲聲問:『天子何在?』帝戰栗不能言。」
近哆嗦 恐懼 寒戰 觳觫 驚怖 戰抖 顫抖
相關成語
- lǐ rén里人
- gān dǎ lěi干打壘
- fēn shēn jiāng分身將
- zhòng dà重大
- gāo chǎn高產
- cí jiǎn yì gāi辭簡義賅
- chuán sòng傳送
- bù lǐ cǎi不理睬
- kuà nián dù跨年度
- lǜ huà nà氯化鈉
- jiā jiàng家降
- léi mén雷門
- kāi zhàn開戰
- jiā céng bō li夾層玻璃
- jiǎn yàn檢驗
- xíng shì形式
- tiān nián天年
- zhèng xuán鄭玄
- rén lái rén wǎng人來人往
- jì shù技術
- píng jù憑據
- gū jì孤寂
- diào chá調查
- qū shì趨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