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生之犢不畏虎 |
比喻閱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說敢干,無所畏懼。 |
自我批評 |
自己批判自己的缺點等。 |
算無遺策 |
算:計劃;遺策:失算。形容策劃精密準確,從來沒有失算。 |
男女授受不親 |
授:給予;受:接受;親:親自接觸。封建禮教規(guī)定男女之間不能直接接觸、言談或授受物件,限制男女交往 |
遁世離俗 |
謂隱居而屏絕世俗往來。 |
頓挫抑揚 |
形容詩文作品或音樂聲響等高低起伏、停頓轉(zhuǎn)折,和諧而有節(jié)奏。 |
姹紫嫣紅 |
姹:美麗;嫣:妖艷;美好。形容各色的美麗花朵爭相斗妍。也作“嫣紅姹紫”。 |
妻兒老少 |
見“妻兒老小”。 |
半夜三更 |
三更:舊時一夜分為五更;半夜子時為三更;即夜十一點至凌晨一點。 |
樹欲靜而風不止 |
樹要靜止,風卻不停地刮著。比喻事物的客觀存在和發(fā)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(zhuǎn)移。 |
三個臭皮匠,合成一個諸葛亮 |
諸葛亮:三國時蜀國劉備的軍師。比喻人多智廣。 |
各行其是 |
行:做;是:對的;其是:他自己認為是對的。各人按照自己認為對的去做。形容思想、行動不一致。 |
學而優(yōu)則仕 |
優(yōu):有余力,學習了還有余力,就去做官。后指學習成績優(yōu)秀然后提拔當官。 |
立竿見影 |
立起竿子馬上就可以見到竿的影子。比喻立見功效。 |
橫七豎八 |
有的橫著;有的豎著。形容雜亂無章;沒有條理。 |
打退堂鼓 |
退堂: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問事完畢。封建官吏在退堂前;差役要打退堂鼓;表示停止辦公或?qū)徖戆讣Y(jié)束。現(xiàn)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時中途退出。也比喻遇到困難或問題時;向后退縮。 |
通時合變 |
同“通權達變”。 |
平生莫做虧心事,半夜敲門不吃驚 |
平生:有生以來;虧心:違背良心。從來沒有干過違背良心的事,即使夜半人敲門也不吃驚。形容為人處事光明正大,心地坦然。 |
伸手不見五指 |
形容光線非常暗,看不見四周圍的事物。 |
戰(zhàn)不旋踵 |
旋:轉(zhuǎn)。踵:腳后跟。打仗時不向后轉(zhuǎn)。形容勇猛向前。 |
麻木不仁 |
不仁:失去感覺能力。本指肢體神經(jīng)失去感覺;對刺激沒有感覺。形容思想不敏銳;對事物反應遲鈍;漠不關心。 |
半新不舊 |
半:二分之一。指不新不舊。 |
華不再揚 |
已開過的花,在一年里不會再開。比喻時間過去了不再回來。 |
福善禍淫 |
指行善的得福,作惡的受禍。 |
魂飛天外 |
靈魂脫離軀體飛到天空之外。形容驚恐到極點。 |
冒失鬼 |
言語、舉動魯莽、輕率的人。 |
閉門讀書 |
關起門來在家里讀書。形容專心埋頭苦讀。 |
他山之石 |
別的山上的石頭。比喻能幫助自己提高見識改正缺點、錯誤的外力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