縫衣淺帶 |
寬袖大帶是古代儒者的服飾,借指儒者。 |
泰山不讓土壤,故能成其高 |
讓:推辭,拒絕。泰山不排除細小的土石,所以能那么高。比喻人度量大,能包容不同的事物。 |
烽火連年 |
烽火:古時邊防報警的煙火。比喻戰火或戰爭。指戰火連年不斷。 |
有兩下子 |
比喻有點本領。 |
節用裕民 |
節約用度,使人民過富裕的生活。 |
窮途潦倒 |
潦倒:失意。形容無路可走,十分失意。參看“窮愁潦倒”。 |
敏而好學 |
敏:聰明。天姿聰明而且喜好學習。 |
視微知著 |
看到細微跡象,就能知道它的發展趨勢。 |
揚威耀武 |
見“揚威曜武”。 |
民不畏死 |
畏:懼怕。人民不怕死。形容不怕死的氣慨。 |
摧身碎首 |
即粉身碎骨。 |
遺世絕俗 |
遺世:遺棄世間之事。脫離社會獨立生活,不跟任何人往來。 |
美人遲暮 |
原意是有作為的人也將逐漸衰老。比喻因日趨衰落而感到悲傷怨恨。 |
龍馭上賓 |
亦作“龍御上賓”?!妒酚洝し舛U書》:“黃帝采首山銅,鑄鼎于荊山下。鼎既成,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。黃帝上騎,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,龍乃上去。”后因用“龍馭上賓”為皇帝之死的諱飾語。意為乘龍升天,為天帝之賓。 |
閑情逸趣 |
同“閑情逸致”。 |
清風勁節 |
喻人品純潔,節操堅貞。 |
任憑風浪起,穩坐釣魚臺 |
比喻隨便遇到什么險惡的情況,都信心十足,毫不動搖。同“任憑風浪起,穩坐釣魚船”。 |
各人自掃門前雪,莫管他人瓦上霜 |
比喻不要多管閑事。 |
呼風喚雨 |
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廣大;可以呼喚風雨。現多比喻人民群眾具有改造、支配自然的力量。有時也用以形容壞人的煽動。 |
竹籃打水一場空 |
比喻費了力沒有效果。 |
不問青紅皂白 |
比喻不分是非,不問情由。 |
忘乎所以 |
形容由于激動而忘了應有的態度;作出不適宜的舉動。乎:古漢語虛詞;無詞匯意義;所以:指原來應有的態度或行為。 |
金玉滿堂 |
金、玉:黃金和美玉。指黃金寶石滿堂都是。形容財富之多。后也用于比喻富有才學。 |
騰聲飛實 |
傳揚名聲與功業。謂使名實俱得傳揚。 |
天下為一 |
一:統一。指國家統一 |
踵趾相接 |
謂腳跡相連。形容人數眾多,接連不斷。 |
對牛彈琴 |
①比喻對蠢人談論高深的道理;白費口舌(主要譏笑聽話的人聽不出所以)。②比喻說話時不看對象(主要譏諷說話的人);對不懂道理的人講道理;對外行人說內行話。常含有徒勞無功或諷刺對方愚蠢之意。 |
勢不可為 |
為:做,干。大勢已去,無能為力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