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中之國 |
指一個國家內不受中央政權統轄的政權或地方。 |
自拔來歸 |
拔:擺脫,離開。自覺離開惡劣環境,歸向光明。指敵方人員投奔過來。 |
個人主義 |
個人本身的利益應該高于一切的道德學說或原則,道德的自私自利。 |
不驕不躁 |
驕:驕傲;躁:急躁。不驕傲;不急躁。 |
顛沛流離 |
顛沛:遭受挫折或困難;流離:離散、流落。因生活困窘而到處奔波流浪。 |
順口溜 |
民間的一種句子長短不等口頭韻文。 |
易子而教 |
易:交換。交換孩子進行教育。 |
長命富貴 |
既長壽又富裕顯貴。 |
少壯不努力,老大徒傷悲 |
年輕力壯的時候不奮發圖強,到了老年,悲傷也沒用了。 |
如臂使指 |
好像手臂指揮手指一樣。比喻指揮、調動得心應手。 |
柳暗花明又一村 |
原形容前村的美好春光,后借喻突然出現新的好形勢。 |
明爭暗斗 |
表面上和暗地里都在進行爭斗;形容內部鉤心斗爭;互相爭斗的情況。 |
兵無常勢 |
兵:戰爭;常:常規、不變;勢:形勢。指用兵作戰沒有一成不變的方式。指根據敵情采取靈活對策。 |
連編累牘 |
牘:古代寫字的木片。形容篇幅過多,文辭長。 |
挖空心思 |
形容費盡心計;想盡一切辦法。 |
倦鳥知還 |
疲倦的鳥知道飛回自己的巢。比喻辭官后歸隱田園;也比喻從旅居之地返回故鄉。 |
雨散風流 |
比喻離散。 |
正人君子 |
舊時指正直;有道德的人物。現多用來諷刺假裝正經的人。 |
難上加難 |
難:不容易。形容極端的難度。 |
不置可否 |
置:擱;放;可:行;否:不行。不說對;也不說不對。指不明確表態。也作“不加可否。” |
遺世絕俗 |
遺世:遺棄世間之事。脫離社會獨立生活,不跟任何人往來。 |
黑天半夜 |
指深更半夜。 |
禮壞樂缺 |
禮:社會道德、行為的規范;樂:教化的規范;缺:殘破,廢缺。形容社會綱紀紊亂,動蕩不安。 |
有求必應 |
只要有人請求;就一定答應。形容容易答應人的請求;好說話。 |
汗馬功勞 |
汗馬:戰馬奔馳出汗。指將士立下戰功。后指對事業的辛勤貢獻。 |
不在話下 |
原多用于舊小說中;表示故事暫告一段落;轉入別的情節。現多指事物輕微;不值得說或事情當然是這樣;用不著說。 |
樂以忘憂 |
由于快樂而忘記了憂愁。 |
奮起直追 |
奮:鳥類展翅起飛。形容在已經落后的情況下;振作起來;一股勁地趕上去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