渾然一體 |
渾然:完整不可分。融合成為一個難以分割的整體。 |
任人唯親 |
任:任用。唯:只。任用人不管德才怎樣;只用和自己關系親近的。 |
自怨自艾 |
原指自己悔恨;自己改正。現形容悔恨交加。怨:悔恨;艾:割草;改正。 |
學以致用 |
為了實際應用而學習。致:使達到;用:實際應用。 |
著手回春 |
指詩歌格調自然清新。也比喻醫術高明。 |
形神不全 |
形:形體;神:精神。形象和精神不能保全。泛指精神形象不完美。 |
揮霍無度 |
任意花錢沒有節制。揮霍;亦作“揮攉”。搖手稱揮;反手稱攉。引申為任意花錢。度:限度。 |
揚幡擂鼓 |
幡:垂直的長條旗子。舞動著幡,敲打著鼓。形容熱熱鬧鬧地大事張揚。 |
志在千里 |
形容志向遠大。 |
結駟連騎 |
隨從、車馬眾多。形容排場闊綽。 |
驚鴻艷影 |
驚鴻:輕捷飛起的鴻雁。形容女子輕盈艷麗的身影。多就遠望而言。 |
表里如一 |
表:外表;里:內心。外表和內心一個樣。外表與內部一致。形容人的言論、行動和思想完全一致。 |
絆腳石 |
絆腳的石頭,比喻阻礙前進的東西。 |
經緯天地 |
經:絲織品的直線;緯:絲織品的橫線。形容人的才能極大,能經營天下,治理國政。 |
有目共睹 |
睹:看見。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見。形容極其明顯。 |
互通有無 |
相互間拿自己多余的東西去調換自己所缺少的東西。 |
新官上任三把火 |
指官員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。 |
龍馭上賓 |
亦作“龍御上賓”。《史記·封禪書》:“黃帝采首山銅,鑄鼎于荊山下。鼎既成,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。黃帝上騎,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,龍乃上去。”后因用“龍馭上賓”為皇帝之死的諱飾語。意為乘龍升天,為天帝之賓。 |
香火姻緣 |
香和燈火都用于供佛,因此佛教稱彼此意志相投為“香火因緣”。《北史·陸法和傳》:“法和是求佛之人,尚不希釋梵天王坐處,豈規王位?但于空王佛所,與主上有香火因緣,且主上應有報至,故救援耳。” |
共為唇齒 |
比喻互相輔助。 |
戰戰業業 |
戒慎畏懼貌。 |
散言碎語 |
猶言閑言碎語。 |
子繼父業 |
兒子繼承父親的事業。 |
充耳不聞 |
充:塞住;聞:聽。塞住耳朵不聽。形容不聽別人的意見或勸告。 |
氣味相投 |
氣味:意指思想或志趣;投:合得來。指人思想作風相同;彼此很合得來。 |
剛愎自用 |
剛:強硬。愎:固執;任性。剛愎:倔強固執;不接受別人的意見。自用:自以為是。固執任性;自以為是。 |
扣人心弦 |
扣:敲打。心弦:指因感動而引起共鳴的心。也作“動人心弦”。形容言論或表演深深地打動人心。 |
騰聲飛實 |
傳揚名聲與功業。謂使名實俱得傳揚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