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機應變 |
隨著情況的變化靈活機動地應付。機:時機;情況;應:應付;變:變化。 |
學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 |
困:貧乏。學習之后,才知道自己的缺點;教學以后,才知道自己的知識貧乏。 |
日日夜夜 |
每天每夜。形容延續的時間長。 |
著手回春 |
指詩歌格調自然清新。也比喻醫術高明。 |
富貴驕人 |
富:有錢;貴:指有地位。有財有勢,盛氣凌人。 |
損人不利己 |
損害別人對自己也沒有好處。 |
不僧不俗 |
僧:指和尚。指不三不四,不倫不類。 |
無時無刻 |
時、刻:時間;時候。沒有一時一刻。 |
敏而好學 |
敏:聰明。天姿聰明而且喜好學習。 |
大樹將軍 |
原指東漢馮異。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將領。 |
溢于言表 |
超出言語以外。指某種思想感情雖未說明卻能使人體會出來。 |
快心滿志 |
見“快心遂意”。 |
廢書而嘆 |
因有所感而停止讀書。 |
東扶西倒 |
從這邊扶起,卻又倒向那邊。比喻顧此失彼。也形容壞習氣太多,糾正了這一點,那一點又冒頭了。 |
安步當車 |
安:安詳從容;不慌不忙。步:步行;當:代替。不慌不忙地步行;權當是乘車。又借指人能安于貧賤自行其樂。 |
行不顧言 |
顧言:顧及自己所說的話。為人處事不守信用。 |
魚死網破 |
不是魚死;就是網破。指拼個你死我活。 |
纏綿悱惻 |
纏綿:情感縈繞而不能解脫;悱惻:悲苦。形容心情悲苦;無法排遣。后也指詩文情調凄愴而婉轉。也作“悱惻纏綿”。 |
一鼻子灰 |
比喻碰壁或受斥責。《紅樓夢》五五回:“幸而平姐姐在這里,沒得臊一鼻子灰,趁早知會他們去。” |
塵外孤標 |
塵外:世外;孤標:孤立的標志。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質。 |
刀耕火種 |
指把草木燒成灰當作肥料;就地挖坑播下種子。指原始的農業耕作技術。也作“火耨刀耕”。 |
戰天斗地 |
戰、斗:泛指斗爭。形容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英雄氣慨。 |
死對頭 |
指難以和解的仇敵。 |
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|
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極,混一天算一天,沒有積極主動的精神。 |
香火姻緣 |
香和燈火都用于供佛,因此佛教稱彼此意志相投為“香火因緣”。《北史·陸法和傳》:“法和是求佛之人,尚不希釋梵天王坐處,豈規王位?但于空王佛所,與主上有香火因緣,且主上應有報至,故救援耳。” |
羊質虎皮 |
質:本性。羊雖然披上虎皮,還是見到草就喜歡,碰到豺狼就怕得發抖,它的本性沒有變。比喻外表裝作強大而實際上很膽小。 |
讀書種子 |
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啟后的讀書人。 |
唇槍舌劍 |
嘴唇像槍;舌頭像劍。形容能言善辯;言詞犀利;針鋒相對。也作“舌劍唇槍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