離經辨志 |
讀斷經書文句,明察圣賢志向。 |
三人行,必有我師 |
三個人一起走路,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為我的老師。指應該不恥下問,虛心向別人學習。 |
愛才如渴 |
才:賢才,人才。愛慕賢才,急欲求得,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樣。 |
半路出家 |
半路:路途走到一半;指成年以后;出家:離家去當和尚、尼姑。不是從小而是年歲大點才去當和尚、尼姑或道士的。泛指半路上才學著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。 |
庖丁解牛 |
庖丁:廚師。廚師解割了全牛。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觀規律的人;技術純熟神妙;做事得心應手。 |
見危致命 |
見“見危授命”。 |
室徒四壁 |
猶言室內空無一物。喻貧窮。 |
春光明媚 |
明媚:鮮艷可愛;形容春天的景物十分美好。 |
白云蒼狗 |
蒼狗:黑狗。天上的白云頃刻間變成烏云;像黑狗一樣。比喻世事變幻無常。 |
以直報怨,以德報德 |
用公道來回報怨恨,用恩德來回報恩德。 |
圖窮匕見 |
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來的目的。窮:盡;匕:匕首;短劍。 |
萬變不離其宗 |
宗:宗旨、目的。盡管形式上變化多端,其本質或目的不變。 |
豐功偉績 |
豐:多;偉:大;顯赫。偉大的功勛和成就。 |
張徨失措 |
見“張皇失措”。 |
勢在必行 |
行:做。從事情發展的趨勢看,必須采取行動。 |
識時務者為俊杰 |
意思是能認清時代潮流的,是聰明能干的人。認清時代潮流勢,才能成為出色的人物。 |
阿時趨俗 |
阿:迎合。迎合時尚和世俗。 |
無微不至 |
微:細微;至:到。形容關懷、照顧得非常細心周到。 |
無惡不作 |
惡:壞事。沒有哪樣壞事不干的。指干盡了壞事。 |
有風有化 |
謂有教育意義。 |
去住兩難 |
去也不好,留也不好,左右為難。 |
比翼鳥 |
傳說中的一種雌雄在一起飛的鳥。比喻恩愛夫妻。 |
梟首示眾 |
斬首懸示于眾。 |
二缶鐘惑 |
二:疑,不明確;缶、鐘:指古代量器。弄不清缶與鐘的容量。比喻弄不清普通的是非道理。 |
懲惡勸善 |
懲:責罰;勸:勉勵。懲罰壞人,獎勵好人。 |
不言而喻 |
言:說明;喻:了解;明白。不用說就可以明白。 |
蹊田奪牛 |
蹊:踐踏;奪:強取。因牛踐踏了田,搶走人家的牛。比喻罪輕罰重。 |
詩書發冢 |
比喻口是心非、言行不一的偽君子作風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