斬草除根 |
斬:砍斷;斬草:割草;除:去掉。割草要把草根徹底除掉。比喻除去禍根;不留后患。 |
婦人醇酒 |
謂沉湎于酒色。語本《史記·魏公子列傳》:“秦數使反閑……公子(無忌)自知再以毀廢,乃謝病不朝,與賓客為長夜飲,飲醇酒,多近婦女,日夜為樂者四歲,竟病酒卒?!?/td>
|
掉舌鼓唇 |
炫耀口才,夸夸其談。 |
起兵動眾 |
眾:大隊人馬。舊指大規(guī)模出兵?,F多指動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。 |
匡亂反正 |
消除混亂局面,恢復正常秩序。 |
山雨欲來風滿樓 |
比喻重大事件發(fā)生前的緊張情勢。 |
存而不議 |
存:保留;議:討論。指把問題保留下來,暫不討論。 |
損人不利己 |
損害別人對自己也沒有好處。 |
不三不四 |
不像這也不像那。即不像樣子;不倫不類。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樣子。 |
流離顛沛 |
由于災荒或戰(zhàn)亂而流轉離散。形容生活艱難,四處流浪。 |
溢于言表 |
超出言語以外。指某種思想感情雖未說明卻能使人體會出來。 |
快心滿志 |
見“快心遂意”。 |
巧上加巧 |
指一時湊巧或指人更加靈巧。 |
飛檐走壁 |
舊小說中形容有武藝的人身體輕捷,能夠跳上房檐,越過墻壁。 |
節(jié)哀順變 |
抑制哀傷,順應變故。用來慰唁死者家屬的話。 |
離弦走板 |
比喻言行偏離公認的準則。 |
酒后茶余 |
指隨意消遣的空閑時間。 |
目不斜視 |
眼睛不往旁邊看。形容目光莊重;神情嚴肅。 |
兄弟鬩墻,外御其侮 |
鬩:爭吵;墻:門屏;御:抵御。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,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內部雖有分歧,但能一致對外。 |
粗服亂頭 |
粗服:粗布衣服;亂頭:蓬頭亂發(fā)。形容不講究修飾。 |
欺善怕惡 |
欺侮善良者,懼怕兇惡者。 |
摧身碎首 |
即粉身碎骨。 |
口墜天花 |
據《大乘本生心地觀經·序品》載,佛祖說法,感動天神,“六欲諸天及天子眾,以天福力雨種種華:優(yōu)缽羅華,波頭摩華……于虛空中繽紛亂墜”,“天華亂墜滿虛空,眾香普熏于大會”。后遂以“口墜天花”喻指以夸誕之詞動人聽聞或以甘言騙人。華,同“花”。 |
依樣畫葫蘆 |
比喻單純地照樣子模仿;也作“依樣葫蘆”;“比著葫蘆畫瓢”、“照葫蘆畫瓢”。 |
信口開河 |
隨口亂說一氣。指說話沒有根據;不可靠。信口:隨口;開河:指說話時嘴唇張合。 |
饑不擇食 |
餓急了就顧不上選擇食物。比喻急需時顧不得選擇。 |
雷大雨小 |
比喻說得多,做得少,聲勢很大,實效很小。 |
匪夷所思 |
匪;即“非”;不是;夷:通“彝”;法度、常規(guī);引申為尋常的;一般的。不是根據常理所想象出來的。形容人的思想、言談、技藝、事情等離奇;超出尋常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