酒囊飯袋 |
囊:口袋。裝酒裝飯的口袋。喻指只會喝酒吃飯而毫無能力的人。 |
學而時習之 |
學過的內容要經常復習它。 |
庖丁解牛 |
庖丁:廚師。廚師解割了全牛。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觀規律的人;技術純熟神妙;做事得心應手。 |
反治其身 |
治:整治;身:身體;其身:自身。反而整治自身。指自己反被自己整治的別人的方法所治服。 |
萬里長城 |
指我國長城。也比喻國家所依賴的大將。現也比喻人民的軍隊。 |
危急關頭 |
不可預見的緊急關頭或困境,要求立即采取行動以避免造成災難。 |
離弦走板 |
比喻言行偏離公認的準則。 |
視死如歸 |
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樣平常。形容為了正義事業;不怕犧牲生命。 |
罄竹難書 |
罄:盡;竹:指可供制成竹簡的竹子;書:寫。用盡竹子也難以寫完。后形容罪行多得寫不完。多形容罪惡累累。 |
互通有無 |
相互間拿自己多余的東西去調換自己所缺少的東西。 |
美人遲暮 |
原意是有作為的人也將逐漸衰老。比喻因日趨衰落而感到悲傷怨恨。 |
香火姻緣 |
香和燈火都用于供佛,因此佛教稱彼此意志相投為“香火因緣”。《北史·陸法和傳》:“法和是求佛之人,尚不希釋梵天王坐處,豈規王位?但于空王佛所,與主上有香火因緣,且主上應有報至,故救援耳。” |
有求必應 |
只要有人請求;就一定答應。形容容易答應人的請求;好說話。 |
笑貌聲音 |
笑貌:表情;聲音:談吐。指人的言談、態度等。 |
不合時宜 |
時宜:當時的需要或時尚。不符合當時的形勢或社會潮流。 |
心服口服 |
心里和嘴上都信服。形容真心服氣或認輸。 |
鷸蚌相爭 |
“鷸蚌相爭,漁翁得利”的省語。比喻雙方相持不下,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。 |
惴惴不安 |
指擔心害怕(惴惴:恐懼、擔憂的樣子)。 |
魂飛天外 |
靈魂脫離軀體飛到天空之外。形容驚恐到極點。 |
顧影自憐 |
看著影子;自己憐惜自己。原形容孤獨失意;現有自我欣賞的意思。 |
亂作一團 |
混雜在一起,形容極為混亂。 |
迷迷糊糊 |
使人混亂煩躁迷惑不清,使渾濁不清。 |
井中視星 |
從井里看天上的星星。比喻眼光短淺,見識狹隘。 |
援筆立就 |
一拿起筆瞬間就完成一篇文章。形容人文思敏捷。 |
鮮為人知 |
鮮:很少。很少被人知道。 |
報讎雪恨 |
報冤仇以洗雪心中之恨。參見“報仇雪恨”。 |
一時無兩 |
無兩:沒有第二個。即沒有可以相比的。 |
不好意思 |
①表示礙于情面而只能怎樣或不便怎樣。②害羞;難為情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