祖逖之誓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指晉代志士祖逖毅然立誓之事。
出處《晉書·祖逖傳》:“元帝時藩王爭權(quán),晉室大亂,元帝以逖為奮威將軍、豫州刺史,逖率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,擊揖而誓曰:‘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(fù)濟者,有如大江。’”
基礎(chǔ)信息
拼音zǔ tì zhī shì
注音ㄗㄨˇ ㄊ一ˋ ㄓ ㄕˋ
感情祖逖之誓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;用于書面語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語重情深(意思解釋)
- 流離瑣尾(意思解釋)
- 石枯松老(意思解釋)
- 見多識廣(意思解釋)
- 弦外之響(意思解釋)
- 心里有鬼(意思解釋)
- 斷斷續(xù)續(xù)(意思解釋)
- 苦思冥想(意思解釋)
- 來蹤去跡(意思解釋)
- 臨危受命(意思解釋)
- 以身試法(意思解釋)
- 懸崖勒馬(意思解釋)
- 學(xué)而不厭(意思解釋)
- 觸目皆是(意思解釋)
- 閉關(guān)自守(意思解釋)
- 鴻儒碩學(xué)(意思解釋)
- 本末倒置(意思解釋)
- 有目共睹(意思解釋)
- 樹欲靜而風(fēng)不止(意思解釋)
- 事與愿違(意思解釋)
- 珠還合浦(意思解釋)
- 白云蒼狗(意思解釋)
- 不寧唯是(意思解釋)
- 千真萬確(意思解釋)
- 刮目相看(意思解釋)
- 撥亂濟危(意思解釋)
- 群山四應(yīng)(意思解釋)
- 神不知鬼不覺(意思解釋)
※ 祖逖之誓的意思解釋、祖逖之誓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(yè)的漢語詞典與文學(xué)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(guān)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自拔來歸 | 拔:擺脫,離開。自覺離開惡劣環(huán)境,歸向光明。指敵方人員投奔過來。 |
莫衷一是 | 莫:不;還是;衷:折衷;斷定;是:對。指不知哪個正確。形容各種意見都有。得不出一致的看法。 |
亦復(fù)如是 | 復(fù):又,再。也是這樣。 |
遺形藏志 | 超脫形骸,舍棄心性,進(jìn)入忘我的精神境界。 |
大樹將軍 | 原指東漢馮異。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將領(lǐng)。 |
餓虎吞羊 | 饑餓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。比喻迅猛貪婪。 |
危急關(guān)頭 | 不可預(yù)見的緊急關(guān)頭或困境,要求立即采取行動以避免造成災(zāi)難。 |
融會貫通 | 融會:融合領(lǐng)會;貫通:透徹理解。指把各方面的知識和道理融合貫穿在一起;從而取得對事理全面透徹的理解。 |
兵微將寡 | 微、寡:少。兵少將也不多。形容力量薄弱。 |
東施效顰 | 美女西施因病皺眉;顯得更美。鄰里丑女(后稱東施);機械地模仿;也皺起眉頭;結(jié)果這副苦相使她顯得更丑(效:模仿;顰:皺眉頭)。比喻不顧具體條件;不加分析地胡亂摹仿別人;結(jié)果適得其反;顯得可笑。 |
安閑自得 | 自得:自己感到舒適。安靜清閑,感到非常舒適。 |
雙柑斗酒 | 比喻春天游玩勝景。 |
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 | 比喻說話夸大之極。同“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”。 |
汲汲顧影 | 惶惶然自顧其影,孤苦失望的樣子。也指頻頻地自顧其影,洋洋得意的樣子。 |
當(dāng)頭棒喝 | 當(dāng)頭:迎頭;喝:大聲喊叫。原是佛教用語。禪宗和尚接待初學(xué)的人用棒迎頭一擊;或大喝一聲;以考驗對方的領(lǐng)悟程度。現(xiàn)在泛指使人震動和醒悟的猛烈手段。 |
豐功偉績 | 豐:多;偉:大;顯赫。偉大的功勛和成就。 |
撥亂濟危 | 平定亂世,救濟危難。亦作“撥亂濟時”。 |
脫口而出 | 指話語未經(jīng)思索;隨口而言。脫口:不加思索地開口說。 |
老牛舐犢 | 舐:舔;犢:小牛。老牛舔著小牛。比喻做父母的憐愛兒女。 |
茍合取容 | 茍合:茍且附合;取容:取悅,討好。茍且迎合,取悅于人。 |
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 | 高山:比喻高尚的品德;止:語助詞;景行:大路,比喻行為正大光明。仰望著高山,效法著大德。比喻對高尚的品德的仰慕。 |
忘乎所以 | 形容由于激動而忘了應(yīng)有的態(tài)度;作出不適宜的舉動。乎:古漢語虛詞;無詞匯意義;所以:指原來應(yīng)有的態(tài)度或行為。 |
淺見薄識 | 淺見:膚淺的見解。形容見聞不廣,知識貧乏。 |
形形色色 | 形容事物類別很多;各種各樣的都有。形形:原指生出這種形體;色色:原指生出這種顏色。 |
罵罵咧咧 | 指在說話中夾雜著罵人的話 |
扯旗放炮 | 比喻公開張揚。 |
始終一貫 | 自始至終都一樣。 |
翼翼飛鸞 | 指飛翔的樣子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