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足不辱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知道滿足就不會受到羞辱。表示不要有貪心。
出處先秦 李耳《老子》:“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,可以長久。”
例子常言:“知足不辱。”官人宜急流勇退,為山林娛老之計。(明 馮夢龍《警世通言》卷三十一)
基礎信息
拼音zhī zú bù rǔ
注音ㄓ ㄗㄨˊ ㄅㄨˋ ㄖㄨˇ
感情知足不辱是褒義詞。
用法連動式;作謂語、賓語;含褒義,表示不要有貪心。
近義詞知止不辱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論長說短(意思解釋)
- 齊頭并進(意思解釋)
- 首身分離(意思解釋)
- 溝滿壕平(意思解釋)
- 多謀善慮(意思解釋)
- 難以置信(意思解釋)
- 尾生之信(意思解釋)
- 處實效功(意思解釋)
- 敏而好學(意思解釋)
- 仁義道德(意思解釋)
- 因噎廢食(意思解釋)
- 角巾素服(意思解釋)
- 雄心壯志(意思解釋)
- 一寸光陰一寸金(意思解釋)
- 忠臣不事二君,貞女不更二夫(意思解釋)
- 永垂不朽(意思解釋)
- 雨散風流(意思解釋)
- 海水不可斗量(意思解釋)
- 互通有無(意思解釋)
- 敢不承命(意思解釋)
- 皮笑肉不笑(意思解釋)
- 龍馭上賓(意思解釋)
- 古里古怪(意思解釋)
- 忙不擇價(意思解釋)
- 鮮血淋漓(意思解釋)
- 了如指掌(意思解釋)
- 雅俗共賞(意思解釋)
- 霜露之悲(意思解釋)
※ 知足不辱的意思解釋、知足不辱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費盡心思 | 心思:計謀。挖空心思,想盡辦法。形容千方百計地謀算。 |
鋪張浪費 | 鋪張:講排場。過分地講究排場;浪費人力、物力、財力。 |
有膽有識 | 既有膽量又有見識。 |
長江后浪推前浪 | 比喻事物的不斷前進。多指新人新事代替舊人舊事。 |
鶴立雞群 | 像仙鶴立在雞群之中。比喻才能或儀表出眾。 |
南轅北轍 | 想往南而車子卻向北行。比喻行動和目的正好相反。 |
學而時習之 | 學過的內容要經常復習它。 |
天昏地暗 | 天色昏黃不清;大地黑暗不明。多指云霧遮蔽日月或風沙漫天的景象。昏:昏暗。 |
材輕德薄 | 指才德疏淺。有時用為謙詞。 |
頭面人物 | 指在社會上有較大名聲或勢力的人(多含貶義)。 |
可想而知 | 想:推想。可以通過推想而了解真相。 |
貧賤不能移 | 不會因生活貧困,地位卑微而改變自己的志向。 |
進道若退 | 謂前進之道反若后退。 |
民不畏死 | 畏:懼怕。人民不怕死。形容不怕死的氣慨。 |
視死如歸 |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樣平常。形容為了正義事業;不怕犧牲生命。 |
絆腳石 | 絆腳的石頭,比喻阻礙前進的東西。 |
將寡兵微 | 寡:少;兵:士兵;微:衰敗。兵少將少。形容兵力薄弱。 |
拔苗助長 | 比喻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,急于求成,反而壞事。 |
赴湯蹈火 | 赴:去;走向;湯:開水;蹈:踩。投入沸水;踏上烈火。比喻奮不顧身;不避艱險。 |
興高采烈 | 興致高;精神飽滿。采:精神;烈:強烈;旺盛。 |
便還就孤 | 就撤回到我這里.。 |
讀書種子 |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啟后的讀書人。 |
坐觀垂釣者,徒有羨魚情 | 徒:空;羨:羨慕。坐著看那些釣魚的人,空自有羨慕魚兒的心情。指空想旁觀不如實干。 |
家破人亡 | 家園被毀;親人死亡。形容家庭慘遭不幸。 |
依樣畫葫蘆 | 比喻單純地照樣子模仿;也作“依樣葫蘆”;“比著葫蘆畫瓢”、“照葫蘆畫瓢”。 |
勤學苦練 | 認真學習,刻苦訓練。 |
起死回生 |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。形容醫術高明。也指將沒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來。 |
膽大心小 | 形容辦事果斷,考慮周密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