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古摘今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摘:選取。指摘古今。形容才氣縱橫,議論鋒利。
出處清·徐麟《長生殿序》:“稗畦洪先生以詩鳴長安,交游宴集,每白眼踞坐,指古摘今,無不心折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zhǐ gǔ zhāi jīn
注音ㄓˇ ㄍㄨˇ ㄓㄞ ㄐ一ㄣ
感情指古摘今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用于書面語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穩操勝算(意思解釋)
- 一朝權在手,便把令來行(意思解釋)
- 老馬識途(意思解釋)
- 窮年累世(意思解釋)
- 一夕一朝(意思解釋)
- 無妄之災(意思解釋)
- 刑期無刑(意思解釋)
- 打腫臉充胖子(意思解釋)
- 白日見鬼(意思解釋)
- 空費詞說(意思解釋)
- 舉賢任能(意思解釋)
- 促膝談心(意思解釋)
- 閉關自守(意思解釋)
- 救經引足(意思解釋)
- 羽旄之美(意思解釋)
- 三個臭皮匠,合成一個諸葛亮(意思解釋)
- 白云蒼狗(意思解釋)
- 背鄉離井(意思解釋)
- 哀兵必勝(意思解釋)
- 家常便飯(意思解釋)
- 聰明伶俐(意思解釋)
- 勢在必行(意思解釋)
- 甘拜下風(意思解釋)
- 打開天窗說亮話(意思解釋)
- 近在咫尺(意思解釋)
- 奇技淫巧(意思解釋)
- 好來好去(意思解釋)
- 如人飲水,冷暖自知(意思解釋)
※ 指古摘今的意思解釋、指古摘今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改過遷善 | 改正錯誤,變成好的。指去惡就善。 |
自拔來歸 | 拔:擺脫,離開。自覺離開惡劣環境,歸向光明。指敵方人員投奔過來。 |
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 | 他山:別的山。別的山上的石頭。比喻能幫助自己提高見識改正缺點的外力。 |
死要面子 | 指特別愛惜自己的顏面。 |
壞法亂紀 | 破壞法制和紀律。 |
流離轉徙 | 輾轉遷移,無處安身。 |
目不轉睛 | 睛:眼珠。眼睛不眨;眼珠不轉地盯著看。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;看得出神。 |
鐵面無私 | 形容公正嚴明;不講情面。鐵面:比喻剛直無私。 |
不攻自破 | 不用攻擊;自己就破滅了。多指不正確的理論或謠言未經批駁;就露出破綻;站不住腳了。 |
本末倒置 | 本:樹根;比喻事物的根本;末:樹梢;比喻事物的枝節;置:放置。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;重要的和不重要的;本質的和非本質的弄顛倒了。 |
國無寧日 | 寧:安寧。國家沒有太平的時候。 |
黃耳傳書 | 黃耳:犬名;書:書信。黃犬為主人往返傳書。后比喻傳遞家信。 |
凹凸不平 | 形容平面上有凸出和凹進的地方。 |
不可磨滅 | 磨滅:指痕跡、印象、功績、事實、道理等;經過相當長的時間逐漸消失。形容永遠不會消失。 |
唇槍舌劍 | 嘴唇像槍;舌頭像劍。形容能言善辯;言詞犀利;針鋒相對。也作“舌劍唇槍。” |
知往鑒今 | 鑒:借鑒。了解過去作為今天的借鑒。 |
苦口婆心 | 苦口:不厭其煩地反復勸說與開導;婆心:老婆婆的心腸;指好意、善意。好心好意;不厭其煩地勸說或開導。形容耐心懇切地再三規勸。 |
東道主 |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。 |
一棍子打死 | 比喻認為沒有絲毫可取之處而全盤否定。 |
比翼鳥 | 傳說中的一種雌雄在一起飛的鳥。比喻恩愛夫妻。 |
斷子絕孫 | 指沒有子孫后代。多用作詛咒語。 |
虎頭蛇尾 | 頭大像老虎一樣;尾巴像蛇一樣細。比喻做事有始無終;起初聲勢很大;后來勁頭很小。 |
三月不知肉味 | 三個月之內吃肉不覺得有味道。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記了其它事情。也借用來形容幾個月不吃肉。 |
蓬頭垢面 | 蓬:蓬草;散亂 ;垢:污穢;臟。形容頭發散亂臉上很臟。 |
秋高氣爽 | 形容秋季天空晴朗;氣候涼爽宜人。 |
口耳并重 | 對說和聽的訓練同等重視。 |
齊天大圣 | 指神通廣大的人。 |
長生不老 | 長生:永生。原為道教的話,后也用作對年長者的祝愿語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