憂盛危明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猶言居安思危。
出處明·陳繼儒《讀書鏡》第二卷:“夫憂盛危明,辟邪鎮(zhèn)惡,此皆臣子一念忠義所發(fā),誠不可已。”
例子《清史稿·仁宗紀》:“辛亥,詔曰:‘凡我君臣,當以憂盛危明之心,不為茍且便安之計。’”
基礎信息
拼音yōu shèng wēi míng
注音一ㄡ ㄕㄥˋ ㄨㄟ ㄇ一ㄥˊ
繁體憂盛危明
感情憂盛危明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、賓語;用于處事。
近義詞居安思危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緣慳分淺(意思解釋)
- 長江后浪推前浪(意思解釋)
- 志滿意得(意思解釋)
- 用心良苦(意思解釋)
- 費盡心機(意思解釋)
- 活蹦亂跳(意思解釋)
- 簡明扼要(意思解釋)
- 安于現(xiàn)狀(意思解釋)
- 一文不名(意思解釋)
- 鐵面無私(意思解釋)
- 半路出家(意思解釋)
- 撈一把(意思解釋)
- 穩(wěn)操勝券(意思解釋)
- 氣象萬千(意思解釋)
- 讜言直聲(意思解釋)
- 公才公望(意思解釋)
- 吳頭楚尾(意思解釋)
- 作壁上觀(意思解釋)
- 敢不承命(意思解釋)
- 黃耳傳書(意思解釋)
- 馬牛其風(意思解釋)
- 口墜天花(意思解釋)
- 一條龍(意思解釋)
- 東施效顰(意思解釋)
- 天下第一(意思解釋)
- 草滿囹圄(意思解釋)
- 避俗趨新(意思解釋)
- 在此存照(意思解釋)
※ 憂盛危明的意思解釋、憂盛危明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(yè)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阿諛奉承 | 阿諛:用好聽的話討好人;奉承:恭維;討好。巴結拍馬;說恭維人的話;向人討好。 |
聞聲相思 | 聲:名聲。指思慕、欽仰有聲望的人。 |
懸而未決 | 一直拖在那里,沒有得到解決。 |
上下其手 | 比喻暗中勾結;隨意玩弄手法;串通作弊。 |
將計就計 | 利用對方的計策反過來向?qū)Ψ绞┯嫛?/td> |
風流才子 | 風度瀟灑,才學出眾的人。 |
百戰(zhàn)百勝 | 打一百次仗;勝一百次。形容善于作戰(zhàn);所向無敵。 |
苦口之藥 | 苦口:口味苦。有療效的藥往往味苦難吃。比喻尖銳的批評,聽起來覺得不舒服,但對改正錯誤很有好處。 |
懸崖勒馬 | 在高高的山崖邊上勒住馬。比喻到了危險的邊緣及時清醒回頭。勒:收住韁繩。 |
火燭銀花 | 猶火樹銀花。形容張燈結彩或大放焰火的燦爛夜景。 |
令人滿意 | 指讓人意愿得到滿足。 |
文治武功 | 政績和戰(zhàn)功。指治理國家和對外用兵都功績顯著。舊時多用為對帝王或重臣的贊譽之詞。 |
閑情逸致 | 逸:安閑;致:興致。指毫無事物所累;輕松超逸的情趣。悠閑的心情和安逸的興致。 |
盡誠竭節(jié) | 誠:忠誠。節(jié):氣節(jié),義節(jié)。竭盡自己全部的忠誠和義節(jié)。亦作“盡節(jié)竭誠”、“盡心竭誠”、“盡忠竭力”、“盡忠竭誠”、“盡忠竭節(jié)”、“竭忠盡節(jié)”。 |
金口木舌 | 以木為舌的銅鈴,即木鐸,古代施行政教傳布命令時所用。指宣揚教化的人。 |
充耳不聞 | 充:塞住;聞:聽。塞住耳朵不聽。形容不聽別人的意見或勸告。 |
平生莫做虧心事,半夜敲門不吃驚 | 平生:有生以來;虧心:違背良心。從來沒有干過違背良心的事,即使夜半人敲門也不吃驚。形容為人處事光明正大,心地坦然。 |
離本趣末 | 趣:通“趨”,趨向。丟掉根本,追逐末節(jié) |
惴惴不安 | 指擔心害怕(惴惴:恐懼、擔憂的樣子)。 |
可有可無 | 可以有也可以沒有。指無關緊要或不很重要。 |
改惡向善 | 指不再做惡,重新做好人。 |
鳳友鸞交 | ①比喻有情男女結成的夫婦。②比喻男女間情投意合。 |
有緣千里來相會,無緣對面不相逢 | 緣:緣分。有緣分的人即使相隔千里,也會相聚在一起。沒有緣分的人即使面對面走過,也聚不到一塊。 |
無所用心 | 用心:動腦筋。指不動腦筋;什么事情都不關心。 |
金蟬脫殼 | 金蟬:金黃色的知了;殼:堅硬的外皮。蟬變?yōu)槌上x時脫去原來的外殼。比喻用計脫身;使對方不能及時發(fā)覺。 |
古來今往 | 從古代到現(xiàn)代。 |
弊多利少 | 指弊端超過有利。 |
墨汁未干 | 寫字的墨汁還沒有干。比喻協(xié)定或盟約剛剛簽訂不久(多用于指責對方違背諾言)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