移山倒海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移動山岳;倒翻大海。比喻改造自然的偉大氣魄。
出處明 許仲琳《封神演義》第36回:“善能移山倒海,慣能撒豆成兵。”
例子在困難面前我們要有移山倒海的氣魄,才不會被困難嚇倒。
基礎(chǔ)信息
拼音yí shān dǎo hǎi
注音一ˊ ㄕㄢ ㄉㄠˇ ㄏㄞˇ
正音“倒”,不能讀作“dào”。
感情移山倒海是褒義詞。
用法聯(lián)合式;作謂語、定語、賓語;含褒義。
辨形“移”,不能寫作“易”。
辨析移山倒海和“愚公移山”;都含有“不怕任何困難”的意思;但移山倒海偏重與力量和氣魄;“愚公移山”偏重于堅持不懈的努力。
近義詞排山倒海、天旋地轉(zhuǎn)、天崩地裂
反義詞溫文爾雅、和風(fēng)細(xì)雨
英語transform nature by removing mountains and drain seas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斗雞走狗(意思解釋)
- 乘風(fēng)破浪(意思解釋)
- 快馬加鞭(意思解釋)
- 先天下之憂而憂,后天下之樂而樂(意思解釋)
- 戒驕戒躁(意思解釋)
- 群龍無首(意思解釋)
- 愛才如渴(意思解釋)
- 經(jīng)緯天下(意思解釋)
- 冠絕一時(意思解釋)
- 挖空心思(意思解釋)
- 安眉帶眼(意思解釋)
- 敷衍了事(意思解釋)
- 粗服亂頭(意思解釋)
- 螓首蛾眉(意思解釋)
- 進(jìn)讒害賢(意思解釋)
- 賢母良妻(意思解釋)
- 舉止嫻雅(意思解釋)
- 學(xué)而優(yōu)則仕(意思解釋)
- 孜孜不倦(意思解釋)
- 顧景慚形(意思解釋)
- 臭名昭著(意思解釋)
- 通時合變(意思解釋)
- 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(意思解釋)
- 眾口鑠金,積毀銷骨(意思解釋)
- 前赴后繼(意思解釋)
- 歐風(fēng)美雨(意思解釋)
- 諸如此類(意思解釋)
- 歡聚一堂(意思解釋)
※ 移山倒海的意思解釋、移山倒海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(yè)的漢語詞典與文學(xué)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(guān)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小人得志 | 小人:舊指道德低下或行為不正派的人。指人格卑下的人取得權(quán)勢。 |
滿滿當(dāng)當(dāng) | 形容很滿的樣子。 |
千金之裘,非一狐之腋 | 價值千金的皮衣,決非一只狐貍的腋皮所能做成。比喻積小才能成大,集合大家的力量才能做成事情。 |
噓寒問暖 | 問冷問熱;口可出熱氣使受寒的人溫暖。形容對別人的生活非常關(guān)心。噓:緩緩吹氣。 |
力所能及 | 及:達(dá)到。自己的力量能達(dá)到。 |
笑罵由他笑罵,好官我自為之 | 指為官聲名很壞,任憑人們笑罵,還是泰然自若當(dāng)自己的官。 |
志滿意得 | 志向?qū)崿F(xiàn),心滿意足。 |
曉以大義 | 曉:使人明白。把道理對人講清楚。 |
兵無常勢 | 兵:戰(zhàn)爭;常:常規(guī)、不變;勢:形勢。指用兵作戰(zhàn)沒有一成不變的方式。指根據(jù)敵情采取靈活對策。 |
壞法亂紀(jì) | 破壞法制和紀(jì)律。 |
萬無一失 | 指絕對不會出差錯。萬:形容很多;失:差錯。 |
學(xué)而不厭 | 學(xué)習(xí)總感到不滿足。形容好學(xué)。厭:滿足。 |
以弱制強(qiáng) | 以:用,靠。弱:弱小。制:制服。靠著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強(qiáng)大的力量。亦作“以弱斃強(qiáng)”。 |
千絲萬縷 | 縷:線。千根絲;萬條線。形容兩者之間密切而復(fù)雜的聯(lián)系。 |
信以為真 | 把假的當(dāng)作真的。信:相信。 |
孝子賢孫 |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孫。泛指有孝行的子孫。 |
女扮男裝 | 女子穿上男裝,打扮成男子的模樣。 |
扭直作曲 | 比喻是非顛倒。 |
平地一聲雷 | 比喻突然發(fā)生的重大變動。也比喻名聲或地位突然升高。 |
密鑼緊鼓 | 鑼聲緊,鼓點(diǎn)密。戲曲開臺前的一陣節(jié)奏急促的鑼鼓。比喻為配合某人的上臺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氣氛、聲勢。 |
如出一轍 | 轍:車轍;車輪壓出的痕跡。象出自同一個車轍。比喻兩件事情非常相似。 |
匪夷所思 | 匪;即“非”;不是;夷:通“彝”;法度、常規(guī);引申為尋常的;一般的。不是根據(jù)常理所想象出來的。形容人的思想、言談、技藝、事情等離奇;超出尋常。 |
駕輕就熟 | 駕:趕馬車;輕:指輕便的車;就:到;熟:熟悉的道路。駕著輕便的車走熟悉的路。比喻辦熟悉的事很容易。 |
避俗趨新 | 避:舍棄;趨:奔赴,趨向。指舍棄舊俗而追求新潮。 |
逢人說項(xiàng) | 比喻到處為人說好話 |
聲馳千里 | 馳:傳揚(yáng)。名聲遠(yuǎn)播。形容聲望很高。 |
經(jīng)國之才 | 指治理國家的才干。 |
致知格物 | 致知:獲得知識;格物:推究事理。獲得知識,推究事物的原理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