雁默先烹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比喻無才者先被淘汰。
出處先秦 莊周《莊子 山木》:“夫子出于山,舍于故人之家。故人喜,命豎子殺雁而烹之。豎子請曰:‘其一能鳴,其一不能鳴,請奚殺?’主人曰:‘殺不能鳴者。’”
例子唐·白居易《歲暮》詩:“膏明自爇緣多事,雁默先烹為不才。”
基礎(chǔ)信息
拼音yàn mò xiān pēng
注音一ㄢˋ ㄇㄛˋ ㄒ一ㄢ ㄆㄥ
繁體雁嘿先烹
感情雁默先烹是貶義詞。
用法緊縮式;作謂語;含貶義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日甚一日(意思解釋)
- 龍飛鳳舞(意思解釋)
- 二百五(意思解釋)
- 顛沛流離(意思解釋)
- 火樹銀花(意思解釋)
- 青山綠水(意思解釋)
- 嚴刑峻法(意思解釋)
- 遁世離俗(意思解釋)
- 無時無刻(意思解釋)
- 春風風人(意思解釋)
- 饑腸轆轆(意思解釋)
- 拉大旗作虎皮(意思解釋)
- 時易世變(意思解釋)
- 云天霧地(意思解釋)
- 挖空心思(意思解釋)
- 吃不了兜著走(意思解釋)
- 吳頭楚尾(意思解釋)
- 罪上加罪(意思解釋)
- 文山會海(意思解釋)
- 文治武功(意思解釋)
- 古往今來(意思解釋)
- 時不我待(意思解釋)
- 如癡如醉(意思解釋)
- 升官發(fā)財(意思解釋)
- 立竿見影(意思解釋)
- 胡支扯葉(意思解釋)
- 顧景慚形(意思解釋)
- 形影相隨(意思解釋)
※ 雁默先烹的意思解釋、雁默先烹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(yè)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(guān)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信口開合 | 比喻隨口亂說一氣。 |
因材施教 | 因:根據(jù);材:資質(zhì);施:施加;進行;教:教育。根據(jù)學習的人的不同志趣、資質(zhì)來進行不同的教育。 |
迷而不反 | 迷路后不知回來。比喻犯了錯誤不知改正。 |
旁若無人 | 旁:旁邊;若;好像。身邊好像沒有人。形容自視高大;態(tài)度傲慢。也形容態(tài)度自然、鎮(zhèn)靜自如的樣子。 |
假公濟私 | 假:借;濟:補益;助。假借公家的名義來謀取個人利益。 |
黃臺之瓜 | 黃臺:指《黃臺瓜辭》,為唐李賢所作,希望以此感悟高宗及武則天不能再廢太子。比喻不堪再摘。 |
少壯不努力,老大徒傷悲 | 年輕力壯的時候不奮發(fā)圖強,到了老年,悲傷也沒用了。 |
窮家富路 | 指居家應(yīng)節(jié)儉,出門則要多帶盤纏,免遭困窘。 |
珠宮貝闕 | 用珍珠寶貝做的宮殿。形容房屋華麗。 |
快心滿志 | 見“快心遂意”。 |
喔咿儒睨 | 儒睨:強笑的樣子。形容老著臉皮,強作歡顏。 |
不卑不亢 | 卑:自卑;亢:高傲。既不自卑;也不高傲。也作“不亢不卑”。 |
安步當車 | 安:安詳從容;不慌不忙。步:步行;當:代替。不慌不忙地步行;權(quán)當是乘車。又借指人能安于貧賤自行其樂。 |
暴取豪奪 | 豪:強橫。用暴力劫奪。 |
識字知書 | 謂有文化知識。 |
作亂犯上 | 犯:冒犯。違抗尊長或朝廷,為悖逆或叛亂的行為。 |
己溺己饑 | 亦作“己饑己溺”。語出《孟子·離婁下》:“禹思天下有溺者,由己溺之也;稷思天下有饑者,由己饑之也,是以如是其急也。”后因以“己溺己饑”或“己饑己溺”謂視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,因此解除他們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。 |
視死如歸 |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樣平常。形容為了正義事業(yè);不怕犧牲生命。 |
經(jīng)緯天地 | 經(jīng):絲織品的直線;緯:絲織品的橫線。形容人的才能極大,能經(jīng)營天下,治理國政。 |
珠玉之論 | 形容精辟的言論,卓越的見解。 |
平生莫做虧心事,半夜敲門不吃驚 | 平生:有生以來;虧心:違背良心。從來沒有干過違背良心的事,即使夜半人敲門也不吃驚。形容為人處事光明正大,心地坦然。 |
舉目無親 | 舉目:抬頭看。抬頭張望;沒有一個親人。形容人生地疏、孤獨無依。 |
首尾兩端 | 兩端:拿不定主意。在兩者之間猶豫不決動搖不定。 |
如入鮑魚之肆,久而不聞其臭 | 鮑魚:咸魚;肆:店鋪。如同進入咸魚店,時間一長就聞不到它的腥臭味。比喻環(huán)境對人的熏染和影響。 |
黯然神傷 | 心情沮喪;心神憂傷。 |
驚惶失措 | 失措:舉止失去常態(tài)。驚慌惶恐;舉止失去常態(tài)。 |
好來好去 | 善始善終。 |
不言而喻 | 言:說明;喻:了解;明白。不用說就可以明白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