惜字如金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謂極其節省文字,不多費筆墨。
出處清·李漁《閑情偶寄·詞曲·格局》:“文章所忌者,開口罵題。便說幾句閑文,才歸正傳,亦未嘗不可,胡遽惜字如金,而作此鹵莽滅裂之狀也!”
基礎信息
拼音xī zì rú jīn
注音ㄒ一 ㄗˋ ㄖㄨˊ ㄐ一ㄣ
感情惜字如金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指不輕易動筆。
近義詞惜墨如金、惜墨若金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訓練有素(意思解釋)
- 敵眾我寡(意思解釋)
- 青山綠水(意思解釋)
- 將計就計(意思解釋)
- 裾馬襟牛(意思解釋)
- 意氣風發(意思解釋)
- 曉以大義(意思解釋)
- 掉以輕心(意思解釋)
- 可想而知(意思解釋)
- 經緯天下(意思解釋)
- 知其不可而為之(意思解釋)
- 折臂三公(意思解釋)
- 昂藏七尺(意思解釋)
- 視死如歸(意思解釋)
- 讜言直聲(意思解釋)
- 白發蒼蒼(意思解釋)
- 儉以養德(意思解釋)
- 欺善怕惡(意思解釋)
- 一條龍(意思解釋)
- 讀書種子(意思解釋)
- 如癡如醉(意思解釋)
- 忙不擇價(意思解釋)
- 知往鑒今(意思解釋)
- 汗馬功勞(意思解釋)
- 會少離多(意思解釋)
- 唯利是圖(意思解釋)
- 耳聰目明(意思解釋)
- 走過場(意思解釋)
※ 惜字如金的意思解釋、惜字如金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自暴自棄 | 自己糟蹋自己;自己鄙棄自己。形容不知自愛;甘于落后。暴;糟蹋;棄:鄙棄。 |
綠林大盜 | 指聚集山林的強盜。 |
是非口舌 | 因說話引起的誤會或糾紛。 |
春山如笑 | 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。 |
倒冠落佩 | 冠:帽子;佩:佩玉。這里指官服。脫下帽子,摘去佩玉。形容辭官還鄉。 |
一哄而起 | 喧鬧;起哄。經過一陣喧鬧便馬上行動起來。形容無組織無計劃地行動。 |
行不顧言 | 顧言:顧及自己所說的話。為人處事不守信用。 |
己溺己饑 | 亦作“己饑己溺”。語出《孟子·離婁下》:“禹思天下有溺者,由己溺之也;稷思天下有饑者,由己饑之也,是以如是其急也。”后因以“己溺己饑”或“己饑己溺”謂視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,因此解除他們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。 |
死對頭 | 指難以和解的仇敵。 |
匡謬正俗 | 糾正錯誤,矯正陋習。 |
結纓伏劍 | 結纓:系上帽帶;伏劍:拔劍自刎。比喻為維護正義而獻身。 |
心煩意亂 | 心情煩躁;思緒紛亂。形容內心煩悶焦躁。煩:煩躁;意:心緒;心思。 |
地大物博 | 地域遼闊;物產豐富。 |
唇槍舌劍 | 嘴唇像槍;舌頭像劍。形容能言善辯;言詞犀利;針鋒相對。也作“舌劍唇槍。” |
戰戰業業 | 戒慎畏懼貌。 |
粉墨登場 | 粉墨:搽臉和畫眉的化妝品。指化裝后登臺演戲。比喻喬裝打扮一番;登上政治舞臺。也比喻在社會生活中扮演角色;像演戲一樣活動。 |
依樣畫葫蘆 | 比喻單純地照樣子模仿;也作“依樣葫蘆”;“比著葫蘆畫瓢”、“照葫蘆畫瓢”。 |
充耳不聞 | 充:塞住;聞:聽。塞住耳朵不聽。形容不聽別人的意見或勸告。 |
不寧唯是 | 寧:請助詞,無義;唯:只是;是:這樣。不只是這樣。即不僅如此。 |
惴惴不安 | 指擔心害怕(惴惴:恐懼、擔憂的樣子)。 |
雅俗共賞 | 雅俗:文雅和粗俗。舊時把文化高的人稱“雅人”;把沒文化的人稱“俗人”;賞:欣賞。無論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賞。形容藝術水平既高雅又通俗;能為各種人所接受。 |
一覽無余 | 覽:看。余:剩余。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。 |
移日卜夜 | 指晝夜相繼。 |
歲寒三友 | 松、竹經冬不凋,梅花耐寒開放,因此有“歲寒三友”之稱。 |
光怪陸離 | 光怪:奇異的光彩;陸離:色彩繁雜。形容奇形怪狀;五顏六色。也形容事物離奇多變。 |
形形色色 | 形容事物類別很多;各種各樣的都有。形形:原指生出這種形體;色色:原指生出這種顏色。 |
面如土色 | 土色:灰黃色。臉色像泥土的顏色一樣。形容非常恐懼的樣子。 |
大勢所趨 | 大勢:總體局勢;趨:向、往。整個局勢發展的趨向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