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行后聞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猶先斬后奏。
出處《后漢書·酷吏列傳》:“故臨民之職,專事威斷,族滅奸軌,先行后聞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xiān xíng hòu wén
注音ㄒ一ㄢ ㄒ一ㄥˊ ㄏㄡˋ ㄨㄣˊ
繁體先行后聞
感情先行后聞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、賓語;用于處事。
近義詞先斬后奏、先斷后聞
英語act first and report afterwards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引物連類(意思解釋)
- 翹尾巴(意思解釋)
- 首身分離(意思解釋)
- 勢力之交(意思解釋)
- 著手回春(意思解釋)
- 堂堂一表(意思解釋)
- 當仁不讓(意思解釋)
- 窮鄉僻壤(意思解釋)
- 說一不二(意思解釋)
- 學而時習之(意思解釋)
- 空費詞說(意思解釋)
- 龍騰虎躍(意思解釋)
- 鬼瞰其室(意思解釋)
- 躡手躡腳(意思解釋)
- 挖空心思(意思解釋)
- 正人君子(意思解釋)
- 十惡不赦(意思解釋)
- 國無寧日(意思解釋)
- 白首之心(意思解釋)
- 將功折罪(意思解釋)
- 兵戎相見(意思解釋)
- 牽腸掛肚(意思解釋)
- 春寒料峭(意思解釋)
- 叫苦不迭(意思解釋)
- 寥寥無幾(意思解釋)
- 無聲無息(意思解釋)
- 今夕何夕(意思解釋)
- 孤注一擲(意思解釋)
※ 先行后聞的意思解釋、先行后聞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徘徊觀望 | 徘徊:來回地行走。形容應該決斷時猶豫的樣子。 |
一本正經 | 正經:莊重;正派。形容態度規矩而莊重。 |
泰山不讓土壤,故能成其高 | 讓:推辭,拒絕。泰山不排除細小的土石,所以能那么高。比喻人度量大,能包容不同的事物。 |
踏破芒鞋沒覓處,得來全不費工夫 | 到處尋找都沒找到,卻由偶然的機會輕易得到了。 |
石枯松老 | 枯:干枯。石頭干裂,松樹老朽。形容歷時極為久遠。 |
長夜之飲 | 指通宵宴飲。 |
陳言務去 | 陳舊的言辭一定要去掉。指寫作時務必要去掉陳舊的言辭。 |
空谷傳聲 | 谷:山谷。人在山谷中發出音響;立即可以聽到回聲。比喻很快有所反響。 |
遁入空門 | 遁:逃遁;空門:指佛教,因佛教認為世界是一切皆空的。指出家。避開塵世而入佛門。 |
庖丁解牛 | 庖丁:廚師。廚師解割了全牛。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觀規律的人;技術純熟神妙;做事得心應手。 |
進道若退 | 謂前進之道反若后退。 |
刀光劍影 | 刀的閃光;劍的投影。表示拿刀持劍的人將要動手;顯出殺氣騰騰的樣子。現用于壞人就要行兇;干壞事。也形容激烈斗爭的場面。 |
海底撈月 | 也作“水中撈月”、“海中撈月”。撈:撈取。從海中撈月亮。形容做事白費力氣;根本達不到目的。 |
民不畏死 | 畏:懼怕。人民不怕死。形容不怕死的氣慨。 |
敷衍了事 | 敷衍:將就應付;不認真。了:了結。將就應付地把事辦了。指做事不認真;缺乏責任心。 |
生死有命 | 生死;生存和死亡。迷信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際皆由天命決定的。指事勢所至、人力不可挽回。 |
分路揚鑣 | 揚鑣:指驅馬前進。分路而行。比喻目標不同,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。 |
水中撈月 | 到水中去撈月亮。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;只能白費力氣。 |
戶告人曉 | 讓每家每人都知道。 |
婆婆媽媽 | 形容人動作瑣細,言語羅唆。也形容人感情脆弱。 |
不置可否 | 置:擱;放;可:行;否:不行。不說對;也不說不對。指不明確表態。也作“不加可否。” |
女生外向 | 向:朝著,引申為偏愛。女子成人總要結婚。指女子心向丈夫家。 |
恐后爭先 | 指害怕落后,追求上進。 |
法不阿貴 | 法:法律。阿:偏袒;討好。指法律不偏袒有權勢富貴的人。意思是秉公執法;不畏權貴。 |
白草黃云 | 形容邊塞荒漠凄涼的景象。 |
材雄德茂 | 指才德杰出。 |
踵武前賢 | 踵:腳跟。武:足跡。跟隨著前人的腳步走。比喻效法前人。 |
心服口服 |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。形容真心服氣或認輸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