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窮水盡
山窮水盡 (懸崖臨海 ) 是一個漢語成語,歇后語是懸崖臨海,山窮水盡是貶義詞。。。。

拼音語讀音
拼音shān qióng shuǐ jìn
怎么讀
注音ㄕㄢ ㄑㄩㄥˊ ㄕㄨㄟˇ ㄐ一ㄣˋˊ
繁體山窮水儘
出處清 蒲松齡《聊齋志異 李八缸》:“茍不至山窮水盡時,勿望給與也。”
例子你們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。(毛澤東《敦促杜聿明等投降書》)
正音“水”,不能讀作“suǐ”。
用法聯合式;作謂語、定語、補語;含貶義。
辨形“盡”,不能寫作“勁”。
辨析山窮水盡與“走投無路”有別:山窮水盡側重于描寫客觀情勢;“走投無路”側重于描寫主觀感受。
歇后語懸崖臨海
謎語沙;禿嶺旱災重
近義詞窮途末路、日暮途窮
反義詞柳暗花明
英語at the end of one's rope
俄語быть в критическом положении
日語ゆきつまる
德語mit seinem Latein am Ende sein(sich in einer ausweglosen Lage befinden)
法語avoir épuisé tous les moyens(à bout de ressources)
拉丁語in extremis
※ 成語山窮水盡的歇后語成語大全提供查詢。
混淆是非 | 把對的說成錯的;把錯的說成對的。比喻故意制造混亂;使是非不清。 |
發綜指示 | 獵人發現野獸的蹤跡,指示獵狗跟蹤追捕。比喻在后面操縱指揮。 |
不分青紅皂白 | 比喻不分是非,不問情由。 |
節哀順變 | 抑制哀傷,順應變故。用來慰唁死者家屬的話。 |
離弦走板 | 比喻言行偏離公認的準則。 |
融會貫通 | 融會:融合領會;貫通:透徹理解。指把各方面的知識和道理融合貫穿在一起;從而取得對事理全面透徹的理解。 |
龍爭虎斗 | 龍與虎之間的爭斗。形容斗爭或競賽十分激烈緊張。 |
平心而論 | 論:說。指采取冷靜客觀的態度作公允的評論;不摻雜任何感情因素。 |
斷織勸學 | 原指東漢時樂羊子妻借切斷織機上的線,來諷喻丈夫不可中途廢學。后比喻勸勉學習。 |
家破人亡 | 家園被毀;親人死亡。形容家庭慘遭不幸。 |
運籌帷幄 | 運籌:籌劃;策劃。帷幄:軍中營帳。原指在營帳中謀劃制定作戰的方法策略。 |
屢試不爽 | 屢次試驗都不錯。 |
形影相隨 | 像人或物體與其影子那樣總是在一起。形容關系密切;永不分離。 |
不在話下 | 原多用于舊小說中;表示故事暫告一段落;轉入別的情節。現多指事物輕微;不值得說或事情當然是這樣;用不著說。 |
性命攸關 | 攸:所。形容事關重大,非常緊要 |
如出一轍 | 轍:車轍;車輪壓出的痕跡。象出自同一個車轍。比喻兩件事情非常相似。 |
刮目相看 | 去掉舊的看法;用新眼光看待。 |
坑坑洼洼 | 形容物體表面凹凸不平,高高低低。 |
末大必折 | 謂樹木枝端粗大,必折其干。喻下屬權重,危及上級。 |
神不知鬼不覺 | 指形跡隱秘,不為人知。 |
勢不可為 | 為:做,干。大勢已去,無能為力。 |
一偏之論 | 偏于一面的議論。 |
二缶鐘惑 | 二:疑,不明確;缶、鐘:指古代量器。弄不清缶與鐘的容量。比喻弄不清普通的是非道理。 |
一清二楚 | 十分明白、清楚。 |
皮松肉緊 | 形容漫不經心,寬泛而無關緊要 |
記憶猶新 | 猶:還;仍然。對過去的往事仍然刻記得清清楚楚;好像剛剛發生一樣。形容印象極其深刻。 |
連篇累牘 | 連:連接;篇、牘:古代寫字用的竹筒和木板;累:重疊、堆積。指采用過多的篇幅敘述一件事。形容文辭冗長。 |
詩書發冢 | 比喻口是心非、言行不一的偽君子作風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