拍案叫絕
拍案叫絕 (怒 ) 是一個漢語成語,歇后語是怒,拍案叫絕是褒義詞。。。。

拼音語讀音
拼音pāi àn jiào jué
怎么讀
注音ㄆㄞ ㄢˋ ㄐ一ㄠˋ ㄐㄩㄝˊˊ
繁體拍案叫絶
出處唐 田穎《博浪沙行序》:“不禁拍案呼奇。”
例子使人見之,一個個歡欣鼓舞,快意舒懷,不禁拍案叫絕。(清 陳忱《水滸后傳》第一回)
用法動式;作謂語、賓語、補語;含褒義。
辨形“絕”,不能寫作“決”。
辨析拍案叫絕與“贊不絕口”有別:拍案叫絕偏重于“贊賞”;對象一般對詩文、言論;是用拍桌子的行動來大聲叫好;“贊不絕口”偏重于“贊美”;是用嘴連聲叫好。可用于人、物等;比拍案叫絕應用范圍廣。
歇后語怒
謎語斬 連
近義詞嘆為觀止、贊不絕口、交口稱譽
反義詞破口大罵、眾口交謫
英語express admiration thumping pound the table and stand up
俄語хлопать по столу в знак одобрéния
※ 成語拍案叫絕的歇后語成語大全提供查詢。
勤儉節約 | 指人勤于勞作而生活簡單儉樸。 |
幫倒忙 | 指主觀上想幫忙,實際上卻起了反作用。 |
學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 | 困:貧乏。學習之后,才知道自己的缺點;教學以后,才知道自己的知識貧乏。 |
一塌糊涂 | 形容混亂或敗壞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。 |
揮霍無度 | 任意花錢沒有節制。揮霍;亦作“揮攉”。搖手稱揮;反手稱攉。引申為任意花錢。度:限度。 |
自強不息 | 自覺地努力向上;永不停步。息:停止。 |
寸步不離 | 寸步:極短的距離。一步也不離開。①形容兩個人總是在一起;感情很融洽。②指距離很近;不離前后左右。 |
不分青紅皂白 | 比喻不分是非,不問情由。 |
名重一時 | 一時期內名聲很大,受到廣泛重視。亦作“名震一時”、“名得當時”、“名噪一時”、“名傾一時”。 |
列風淫雨 | 列:烈;淫:過量。本指狂風暴雨。后比喻錯別字連篇。 |
大樹將軍 | 原指東漢馮異。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將領。 |
今來古往 | 猶古往今來。 |
苦口之藥 | 苦口:口味苦。有療效的藥往往味苦難吃。比喻尖銳的批評,聽起來覺得不舒服,但對改正錯誤很有好處。 |
半路出家 | 半路:路途走到一半;指成年以后;出家:離家去當和尚、尼姑。不是從小而是年歲大點才去當和尚、尼姑或道士的。泛指半路上才學著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。 |
同心合力 | 團結一致,共同努力。 |
不得而知 | 得:能夠。無從知道。 |
火燭銀花 | 猶火樹銀花。形容張燈結彩或大放焰火的燦爛夜景。 |
鬼鬼祟祟 | 迷信的人指鬼怪;或指鬼怪害人。形容行為偷偷摸摸;不光明正大。 |
黃雀銜環 | 黃雀銜著銀環以報答恩人。指報恩。 |
各行其是 | 行:做;是:對的;其是:他自己認為是對的。各人按照自己認為對的去做。形容思想、行動不一致。 |
兵戎相見 | 兵戎:武器。以武力相見。指用戰爭解決問題。 |
穩如泰山 | 穩:穩固。穩固得像泰山一樣。形容極其穩固;不可動搖。 |
打退堂鼓 | 退堂: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問事完畢。封建官吏在退堂前;差役要打退堂鼓;表示停止辦公或審理案件結束。現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時中途退出。也比喻遇到困難或問題時;向后退縮。 |
凌云之志 | 凌云:高入云霄的志氣。形容遠大的志向。 |
駕輕就熟 | 駕:趕馬車;輕:指輕便的車;就:到;熟:熟悉的道路。駕著輕便的車走熟悉的路。比喻辦熟悉的事很容易。 |
冒失鬼 | 言語、舉動魯莽、輕率的人。 |
止戈興仁 | 止:停止。仁:仁政。停止戰爭,施行仁政。 |
亡魂失魄 | 魂、魄:舊指人身中離開形體能存在的精神為魂,依附形體而顯現的精神為魄。形容驚慌憂慮、心神不定、行動失常的樣子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