損人利己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損害別人;使自己得到好處。利:使得到好處。
出處元 無名氏《陳州糶米》:“做的個上梁不正,只待要損人利己惹人憎。”
例子凡有損人利己之心的人,其結(jié)果都不妙。(毛澤東《新民主主義的憲政》)
基礎信息
拼音sǔn rén lì jǐ
注音ㄙㄨㄣˇ ㄖㄣˊ ㄌ一ˋ ㄐ一ˇ
繁體損人利己
正音“損”,不能讀作“shǔn”。
感情損人利己是貶義詞。
用法聯(lián)合式;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含貶義。
辨形“己”,不能寫作“已”。
辨析損人利己和“自私自利”都可表示“極其自私”。但損人利己偏重于“損人”;即損害別人來為自己謀利;而“自私自利”只是表示“極為自私;只為自己著想”;不一定損害別人利益。
歇后語賣米攙沙子
謎語搶東西
近義詞自私自利、見利忘義
反義詞大公無私、舍己為人
英語gain at other's expense
俄語добивáться личной выгоды в ущерб интересам других
日語人(ひと)に損を與え己(おのれ)を利する
德語sich auf Kosten anderer Vorteile verschaffen(aus fremdem Schaden Kapital schlagen)
法語chercher son intérêt au détriment des autres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脆而不堅(意思解釋)
- 支支吾吾(意思解釋)
- 石枯松老(意思解釋)
- 酒囊飯袋(意思解釋)
- 靡所底止(意思解釋)
- 前瞻后顧(意思解釋)
- 曉以大義(意思解釋)
- 處實效功(意思解釋)
- 苦口之藥(意思解釋)
- 經(jīng)緯天下(意思解釋)
- 萬馬奔騰(意思解釋)
- 刀光劍影(意思解釋)
- 作亂犯上(意思解釋)
- 忠臣不事二君,貞女不更二夫(意思解釋)
- 孝子賢孫(意思解釋)
- 鉆木取火(意思解釋)
- 異寶奇珍(意思解釋)
- 令人作嘔(意思解釋)
- 將奪固與(意思解釋)
- 讀書種子(意思解釋)
- 男大當婚(意思解釋)
- 胡支扯葉(意思解釋)
- 綿里藏針(意思解釋)
- 卑鄙齷齪(意思解釋)
- 樂以忘憂(意思解釋)
- 坐懷不亂(意思解釋)
- 奮起直追(意思解釋)
- 意料之外(意思解釋)
※ 損人利己的意思解釋、損人利己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(yè)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同病相憐 | 比喻因有同樣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。憐:憐惜。 |
皮之不存,毛將焉附 | 焉:哪兒;附:依附。皮都沒有了,毛往哪里依附呢?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礎,就不能存在。 |
四書五經(jīng) | 四書:亦稱四子書,即《大學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論語》、《孟子》;五經(jīng):《詩》、《書》、《禮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。指儒家經(jīng)典。 |
篤近舉遠 | 篤:忠實,厚道;舉:舉薦,選拔。對關系近的厚道,對關系遠的舉薦,指同等待人。 |
爭先恐后 | 爭著向前;唯恐落后。 |
仰屋著書 | 仰:臉向上;著:寫。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。 |
流離顛沛 | 由于災荒或戰(zhàn)亂而流轉(zhuǎn)離散。形容生活艱難,四處流浪。 |
促膝談心 | 促:挨近;促膝:膝蓋挨近膝蓋。形容面對面靠近坐著;親密地交談心里話。 |
將寡兵微 | 寡:少;兵:士兵;微:衰敗。兵少將少。形容兵力薄弱。 |
女扮男裝 | 女子穿上男裝,打扮成男子的模樣。 |
死不開口 | 至死也不說話。指緘口不言 |
著手成春 | 著手:動手接觸。指詩歌格調(diào)自然清新。后比喻醫(yī)術(shù)高明。 |
摧身碎首 | 即粉身碎骨。 |
滿園春色 | 整個園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。比喻欣欣向榮的景象。 |
風虎云龍 | 虎嘯生風,龍起生云。指同類事物相互感應。舊時也比喻圣主得賢臣,賢臣遇明君。 |
遺世絕俗 | 遺世:遺棄世間之事。脫離社會獨立生活,不跟任何人往來。 |
之子于歸 | 之子:這個女子;于歸:到丈夫家中去。指女子出嫁 |
家破人亡 | 家園被毀;親人死亡。形容家庭慘遭不幸。 |
立地書櫥 | 比喻人讀書多,學識文博。 |
如癡如醉 | 形容神態(tài)失常,失去自制。 |
地丑德齊 | 丑:同類。地相等,德相同。比喻彼此條件一樣。 |
千真萬確 | 真:真實;確:確實。形容情況非常確實。 |
刮目相看 | 去掉舊的看法;用新眼光看待。 |
黃鐘毀棄 | 毀:毀壞;棄:拋棄;黃鐘:古樂器;音調(diào)最為洪亮。黃鐘被毀壞被拋棄。比喻賢才得不到重用。 |
竹籃打水一場空 | 比喻費了力沒有效果。 |
華不再揚 | 已開過的花,在一年里不會再開。比喻時間過去了不再回來。 |
忘乎所以 | 形容由于激動而忘了應有的態(tài)度;作出不適宜的舉動。乎:古漢語虛詞;無詞匯意義;所以:指原來應有的態(tài)度或行為。 |
冒失鬼 | 言語、舉動魯莽、輕率的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