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獸渡河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佛教以兔、馬、象三獸渡河入水之深淺,喻小、中、大三乘證道之高下。后泛指修行。
出處《優婆塞戒經·三種菩提品》:“善男子,如恒河三獸俱渡:兔、馬、香象。兔不至底,浮水而過;馬或至底,或不至底;象則盡底。恒河水者,即是十二因緣河也。聲聞渡時,猶如彼兔;緣覺渡時,猶如彼馬;如來渡時,猶如香象,是故如來得名為佛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sān shòu dù hé
注音ㄙㄢ ㄕㄡˋ ㄉㄨˋ ㄏㄜˊ
繁體三獸渡河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燈蛾撲火(意思解釋)
- 南轅北轍(意思解釋)
- 匡亂反正(意思解釋)
- 一擁而上(意思解釋)
- 東扶西倒(意思解釋)
- 詐奸不及(意思解釋)
- 表里如一(意思解釋)
- 作賊心虛(意思解釋)
- 繪聲繪影(意思解釋)
- 婆婆媽媽(意思解釋)
- 各盡所能,按勞分配(意思解釋)
- 平心而論(意思解釋)
- 度德量力(意思解釋)
- 迭床架屋(意思解釋)
- 無稽之談(意思解釋)
- 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(意思解釋)
- 飛蛾撲火(意思解釋)
- 草滿囹圄(意思解釋)
- 耳聰目明(意思解釋)
- 別有用心(意思解釋)
- 一覽無余(意思解釋)
- 避俗趨新(意思解釋)
- 拼得一身剮,敢把皇帝拉下馬(意思解釋)
- 形形色色(意思解釋)
- 張徨失措(意思解釋)
- 勢在必行(意思解釋)
- 意惹情牽(意思解釋)
- 暗香疏影(意思解釋)
※ 三獸渡河的意思解釋、三獸渡河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含辛茹苦 | 茹:吃;辛:苦。形容備受艱難;忍受痛苦。也作“茹苦含辛”。 |
青山綠水 | 泛稱美好山河。 |
拉大旗作虎皮 | 比喻打著革命的旗號來嚇唬人、蒙騙人。 |
促膝談心 | 促:挨近;促膝:膝蓋挨近膝蓋。形容面對面靠近坐著;親密地交談心里話。 |
撈一把 | 用不正當手段取得一些利益。 |
徇私舞弊 | 為了個人利益或照顧私人關系而弄虛作假;做不合法規的事。徇:依從;舞弊:用欺騙的方法做違反法規的事。 |
穢德垢行 | 指自污濁其德行以避禍患。 |
異寶奇珍 | 珍異難得的寶物。 |
凹凸不平 | 形容平面上有凸出和凹進的地方。 |
風虎云龍 | 虎嘯生風,龍起生云。指同類事物相互感應。舊時也比喻圣主得賢臣,賢臣遇明君。 |
龍馭上賓 | 亦作“龍御上賓”。《史記·封禪書》:“黃帝采首山銅,鑄鼎于荊山下。鼎既成,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。黃帝上騎,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,龍乃上去。”后因用“龍馭上賓”為皇帝之死的諱飾語。意為乘龍升天,為天帝之賓。 |
亡命之徒 | 指逃亡的人。也稱冒險犯法;不顧性命的人。亡:無;命:名;亡命:逃匿則削除名籍;故以逃亡為亡命;即逃亡;流亡;徒:一類人(含貶義)。 |
禮壞樂缺 | 禮:社會道德、行為的規范;樂:教化的規范;缺:殘破,廢缺。形容社會綱紀紊亂,動蕩不安。 |
男大當婚 | 指男子成年后要娶親成家。 |
膽大心小 | 形容辦事果斷,考慮周密。 |
金口木舌 | 以木為舌的銅鈴,即木鐸,古代施行政教傳布命令時所用。指宣揚教化的人。 |
不在話下 | 原多用于舊小說中;表示故事暫告一段落;轉入別的情節。現多指事物輕微;不值得說或事情當然是這樣;用不著說。 |
樂以忘憂 | 由于快樂而忘記了憂愁。 |
無影無蹤 | 蹤:蹤跡。形容完全消失;不知去向。 |
北斗之尊 | 北斗星的位置近于天的中心。比喻地位非常尊貴。 |
人盡其才 | 充分發揮每一個人的才能。盡:全部用出。 |
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 | 高山:比喻高尚的品德;止:語助詞;景行:大路,比喻行為正大光明。仰望著高山,效法著大德。比喻對高尚的品德的仰慕。 |
悲不自勝 | 勝:經受得住。悲傷得使自己經受不住了。形容傷感至極;情難自禁。 |
馳魂宕魄 | 形容振撼心靈。 |
坑坑洼洼 | 形容物體表面凹凸不平,高高低低。 |
珠聯璧合 | 珍珠聯成串;美玉合成雙。比喻美好的事物。人才聚合在一起。璧:中間有孔的扁圓玉器。 |
大起大落 | 大幅度地起落。形容變化大。 |
忠果正直 | 忠誠果斷,持正剛直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