拑口禁語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拑:同“鉗”,用東西夾住。閉口不言。形容保守秘密不說。
出處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22回:“今日賈政在席上也自拑口禁語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qián kǒu jìn yǔ
注音ㄑ一ㄢˊ ㄎㄡˇ ㄐ一ㄣˋ ㄩˇ
繁體拑口禁語
感情拑口禁語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指閉口不言。
近義詞緘口不言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面黃肌瘦(意思解釋)
- 輪扁斫輪(意思解釋)
- 阿世取容(意思解釋)
- 匡亂反正(意思解釋)
- 防患于未然(意思解釋)
- 顧后瞻前(意思解釋)
- 如臂使指(意思解釋)
- 正身明法(意思解釋)
- 大包大攬(意思解釋)
- 爭先恐后(意思解釋)
- 鼻青臉腫(意思解釋)
- 連編累牘(意思解釋)
- 喜新厭舊(意思解釋)
- 拋磚引玉(意思解釋)
- 飲水思源(意思解釋)
- 汗牛充棟(意思解釋)
- 反治其身(意思解釋)
- 藏形匿影(意思解釋)
- 穩操勝券(意思解釋)
- 心急如焚(意思解釋)
- 刀光劍影(意思解釋)
- 忠臣不事二君,貞女不更二夫(意思解釋)
- 風和日麗(意思解釋)
- 飯囊酒甕(意思解釋)
- 興高采烈(意思解釋)
- 不寧唯是(意思解釋)
- 草滿囹圄(意思解釋)
- 撥亂濟危(意思解釋)
※ 拑口禁語的意思解釋、拑口禁語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稀里嘩啦 | 象聲詞,形容雨、東西倒塌等發出的聲音。形容被徹底破壞或零零散散。 |
綠林大盜 | 指聚集山林的強盜。 |
落葉歸根 | 樹葉落到樹根旁。比喻事物有一定的歸宿。多指客居異鄉的人;最終還是要回歸本鄉本土。 |
同病相憐 | 比喻因有同樣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。憐:憐惜。 |
孤身只影 | 形容孤單一人。 |
阿世取容 | 阿世:曲意迎合世俗;取容:博得別人的歡心。迎合世俗,取悅于人。 |
鑒影度形 | 觀察揣度人的形跡。 |
杜絕言路 | 杜絕:斷絕,阻塞;言路:進言之路。堵塞和斷絕一切進言之路,指不納諫言。 |
安安靜靜 | 指沒有聲音,沒有吵鬧和喧嘩。 |
同室操戈 | 自家人動刀槍。泛指內部相爭。操:拿;戈:古代的一種兵器。 |
危急關頭 | 不可預見的緊急關頭或困境,要求立即采取行動以避免造成災難。 |
雨散風流 | 比喻離散。 |
水中撈月 | 到水中去撈月亮。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;只能白費力氣。 |
骨肉之親 | 骨肉:骨和肉,比喻至親;親:親愛。比喻父母、兄弟、子女之間相親相愛的關系。 |
將伯之呼 | 指求人幫助。 |
文治武功 | 政績和戰功。指治理國家和對外用兵都功績顯著。舊時多用為對帝王或重臣的贊譽之詞。 |
風情月意 | 指男女相互愛戀的情思。同“風情月思”。 |
恐后爭先 | 指害怕落后,追求上進。 |
清風勁節 | 喻人品純潔,節操堅貞。 |
打退堂鼓 | 退堂: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問事完畢。封建官吏在退堂前;差役要打退堂鼓;表示停止辦公或審理案件結束。現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時中途退出。也比喻遇到困難或問題時;向后退縮。 |
雙柑斗酒 | 比喻春天游玩勝景。 |
輕重緩急 | 緩:慢;不急。指各種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;有急于要辦的和可以慢一點辦的。 |
斷章截句 | 不顧上下文義,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,而彎曲原意。斷、截:割裂。 |
眾口鑠金,積毀銷骨 | 鑠金:熔化金屬;積毀:積累的毀謗;銷骨:熔化骨頭。眾人的言論能夠熔化金屬,紛紛而來的毀謗足以致人于死地。比喻輿論力量的強大。 |
戰不旋踵 | 旋:轉。踵:腳后跟。打仗時不向后轉。形容勇猛向前。 |
竹籃打水一場空 | 比喻費了力沒有效果。 |
茍合取容 | 茍合:茍且附合;取容:取悅,討好。茍且迎合,取悅于人。 |
喬太守亂點鴛鴦譜 | 鴛鴦:鳥名,比喻夫妻。喬太守審理案件時將錯就錯,亂點鴛鴦,將三對夫妻相互錯配。比喻胡亂指揮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