蓬頭跣足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蓬:散亂。跣:赤腳。頭發散亂,雙腳赤裸。形容人衣冠不整,十分狼狽或困苦之狀。亦作“披頭跣足”、“蓬頭赤腳”。
出處明·馮夢龍《喻世明言》第27卷:“買臣妻的后夫亦在役中,其妻蓬頭跣足,隨伴送飯。”
例子清·褚人獲《隋唐演義》第18回:“只見黎民百姓,蓬頭跣足,露體赤身,滿面流血,身帶重傷,口中叫喊快走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péng tóu xiǎn zú
注音ㄆㄥˊ ㄊㄡˊ ㄒ一ㄢˇ ㄗㄨˊ
繁體蓬頭跣足
感情蓬頭跣足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指人的外表。
近義詞科頭跣足
英語unkempt(shock-headed and barefooted)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以文亂法(意思解釋)
- 怪誕不經(意思解釋)
- 令人神往(意思解釋)
- 處之泰然(意思解釋)
- 外圓內方(意思解釋)
- 膽如斗大(意思解釋)
- 陳言務去(意思解釋)
- 寧為雞口,不為牛后(意思解釋)
- 餓虎吞羊(意思解釋)
- 過而能改(意思解釋)
- 挖空心思(意思解釋)
- 妻兒老小(意思解釋)
- 水中撈月(意思解釋)
- 有目共睹(意思解釋)
- 螓首蛾眉(意思解釋)
- 三十三天(意思解釋)
- 風虎云龍(意思解釋)
- 狼吞虎咽(意思解釋)
- 念茲在茲(意思解釋)
- 饑不擇食(意思解釋)
- 輕重緩急(意思解釋)
- 敗德辱行(意思解釋)
- 霜露之悲(意思解釋)
- 寥寥無幾(意思解釋)
- 人盡其才(意思解釋)
- 窮愁潦倒(意思解釋)
- 望塵靡及(意思解釋)
- 他山之石(意思解釋)
※ 蓬頭跣足的意思解釋、蓬頭跣足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鳴鑼開道 | 鳴鑼:敲鑼。封建時代官吏出行時;前面差役敲鑼;吆喝行人回避。現多比喻為某種事物的產生制造輿論。 |
靡所底止 | 謂沒有止境。 |
一擁而上 | 形容周圍的人同時向一個目標猛擠過去。 |
頭面人物 | 指在社會上有較大名聲或勢力的人(多含貶義)。 |
皮開肉綻 | 綻:裂開。皮肉都裂開。形容被毆打得傷勢極重。 |
空口無憑 | 憑:憑證。只是嘴說;沒有憑證。指不足為據。 |
經緯天下 | 經,緯:治理。指治理國家。 |
土木形骸 | 形骸:指人的形體。形體象土木一樣。比喻人的本來面目,不加修飾。 |
下臨無地 | 臨:居高處朝向低處。從高往下看,望不見底。形容地勢極其陡峭。 |
顧影弄姿 | 顧影:看著自己的身影;弄姿:做出各種姿態。對著自己的身影,做出各種姿態。形容賣弄身形,自我欣賞。 |
飛檐走壁 | 舊小說中形容有武藝的人身體輕捷,能夠跳上房檐,越過墻壁。 |
永垂不朽 | 朽:磨滅。指光輝的事跡或偉大的精神永遠流傳下去;永遠不會磨滅。” |
雨散風流 | 比喻離散。 |
酒后茶余 | 指隨意消遣的空閑時間。 |
將寡兵微 | 寡:少;兵:士兵;微:衰敗。兵少將少。形容兵力薄弱。 |
儉以養德 | 節儉有助于養成質樸勤勞的德操。 |
鬼鬼祟祟 | 迷信的人指鬼怪;或指鬼怪害人。形容行為偷偷摸摸;不光明正大。 |
戶告人曉 | 讓每家每人都知道。 |
融會貫通 | 融會:融合領會;貫通:透徹理解。指把各方面的知識和道理融合貫穿在一起;從而取得對事理全面透徹的理解。 |
戰戰業業 | 戒慎畏懼貌。 |
迭床架屋 | 床上擱床,屋上架屋。比喻重復、累贅。 |
湖光山色 | 湖水風光;山巒秀色。形容山水景色之美。 |
綿里藏針 | 綿絮里邊藏著針。比喻外表溫柔;內心尖刻厲害;也比喻柔中有剛。 |
性命攸關 | 攸:所。形容事關重大,非常緊要 |
背鄉離井 | 指遠離家鄉,流落他方。 |
意料之外 | 沒有想到的。 |
當頭棒喝 | 當頭:迎頭;喝:大聲喊叫。原是佛教用語。禪宗和尚接待初學的人用棒迎頭一擊;或大喝一聲;以考驗對方的領悟程度。現在泛指使人震動和醒悟的猛烈手段。 |
精明強干 | 精細聰明;善于辦事。也作“精明能干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