躡蹻擔簦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同“躡蹻檐簦”。
出處明·張煌言《徐允巖詩序》:“迄延平王兵衄于金陵城下,余提孤軍走英霍山。徐子躡蹻擔簦,章皇山澤中。”
例子余生江淮之間,菰蘆之內,見聞寡陋,學殖荒落,垂三十年,而始躡蹻擔簦游學于四方,求天下之士而交之,以輔其所不逮。清·戴名世《贈張天間先生八十壽序》
基礎信息
拼音niè qiāo dān dēng
注音ㄋ一ㄝˋ ㄑ一ㄠ ㄉㄢ ㄉㄥ
繁體躡蹻擔簦
感情躡蹻擔簦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用于書面語。
近義詞躡屩擔簦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先聲奪人(意思解釋)
- 外圓內方(意思解釋)
- 活蹦亂跳(意思解釋)
- 斗唇合舌(意思解釋)
- 旁征博引(意思解釋)
- 流離轉徙(意思解釋)
- 神出鬼入(意思解釋)
- 時易世變(意思解釋)
- 汗牛充棟(意思解釋)
- 詐奸不及(意思解釋)
- 漫不經心(意思解釋)
- 半夜三更(意思解釋)
- 平心而論(意思解釋)
- 摧身碎首(意思解釋)
- 散言碎語(意思解釋)
- 南征北戰,東蕩西殺(意思解釋)
- 引領翹首(意思解釋)
- 滿面春風(意思解釋)
- 別有用心(意思解釋)
- 舉足輕重(意思解釋)
- 臨危授命(意思解釋)
- 驚心悼膽(意思解釋)
- 踵趾相接(意思解釋)
- 牛頭不對馬嘴(意思解釋)
- 振聾發聵(意思解釋)
- 超凡入圣(意思解釋)
-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(意思解釋)
- 步步深入(意思解釋)
※ 躡蹻擔簦的意思解釋、躡蹻擔簦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成語接龍(順接)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物美價廉 | 廉:便宜。東西價錢便宜,質量又好。 |
旁若無人 | 旁:旁邊;若;好像。身邊好像沒有人。形容自視高大;態度傲慢。也形容態度自然、鎮靜自如的樣子。 |
囊螢映雪 | 原是車胤用口袋裝螢火蟲來照書本,孫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奮苦學的故事。后形容刻苦攻讀。 |
憂喜交集 | |
青山綠水 | 泛稱美好山河。 |
盲人說象 | 比喻看問題以偏概全。 |
走馬觀花 | 騎在跑著的馬上看花。比喻匆忙、粗略地觀察了解。走:跑。 |
揮霍無度 | 任意花錢沒有節制。揮霍;亦作“揮攉”。搖手稱揮;反手稱攉。引申為任意花錢。度:限度。 |
先聲奪人 | 聲:聲勢;奪人:指動搖人心。先張揚自己的聲勢以壓倒對方。也比喻做事搶先一步。 |
結黨營私 | 營:謀求。互相組成小集團;為謀得個人私利而干壞事。也作“植黨營私。” |
名重一時 | 一時期內名聲很大,受到廣泛重視。亦作“名震一時”、“名得當時”、“名噪一時”、“名傾一時”。 |
視微知著 | 看到細微跡象,就能知道它的發展趨勢。 |
危急關頭 | 不可預見的緊急關頭或困境,要求立即采取行動以避免造成災難。 |
揚威耀武 | 見“揚威曜武”。 |
忠臣不事二君,貞女不更二夫 | 事:侍奉,服侍。忠義之臣,不奉事兩個朝代的君主;貞節的婦女,不再嫁第二個丈夫。指忠誠不二。 |
滿招損,謙受益 | 自滿會招致損失,謙虛可以得到益處。 |
款學寡聞 | 形容學問淺、見識少。 |
各盡所能,按勞分配 | |
一條龍 | 比喻事物首尾相連,排成一條連續不斷的線。也比喻生產程序或工作環節上的相關聯的連續。 |
龍馭上賓 | 亦作“龍御上賓”。《史記·封禪書》:“黃帝采首山銅,鑄鼎于荊山下。鼎既成,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。黃帝上騎,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,龍乃上去。”后因用“龍馭上賓”為皇帝之死的諱飾語。意為乘龍升天,為天帝之賓。 |
度德量力 | 度:衡量。衡量自己的品德;估計自己的能力。指辦事要充分考慮自己的威信和力量。 |
粉墨登場 | 粉墨:搽臉和畫眉的化妝品。指化裝后登臺演戲。比喻喬裝打扮一番;登上政治舞臺。也比喻在社會生活中扮演角色;像演戲一樣活動。 |
立竿見影 | 立起竿子馬上就可以見到竿的影子。比喻立見功效。 |
盡誠竭節 | 誠:忠誠。節:氣節,義節。竭盡自己全部的忠誠和義節。亦作“盡節竭誠”、“盡心竭誠”、“盡忠竭力”、“盡忠竭誠”、“盡忠竭節”、“竭忠盡節”。 |
穩如泰山 | 穩:穩固。穩固得像泰山一樣。形容極其穩固;不可動搖。 |
安身立命 | 安身:有容身之所;立命:精神上安定。指生活有著落;精神有所寄托。 |
金口木舌 | 以木為舌的銅鈴,即木鐸,古代施行政教傳布命令時所用。指宣揚教化的人。 |
雷大雨小 | 比喻說得多,做得少,聲勢很大,實效很小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