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正典刑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明:表明;正:治罪;典刑:法律。依照法律處以極刑。舊時多用于處決犯人的公文或布告中。
出處宋 呂頤浩《辭免赴召乞納節致仕札子》:“如是托疾,自當明正典刑;如委實抱病,伏望天慈,放臣閑退。”
例子郭沫若《不要怕死》:“已經明正典刑的漢奸們的供狀,我覺得應該詳細地記錄出來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míng zhèng diǎn xíng
注音ㄇ一ㄥˊ ㄓㄥˋ ㄉ一ㄢˇ ㄒ一ㄥˊ
感情明正典刑是中性詞。
用法偏正式;作謂語;指依照法律公開處以極刑。
英語carry out a capital punishment(execute lawfully)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安適如常(意思解釋)
- 斗雞走狗(意思解釋)
- 頤指氣使(意思解釋)
- 以小見大(意思解釋)
- 處之泰然(意思解釋)
- 陌路相逢(意思解釋)
- 打腫臉充胖子(意思解釋)
- 直截了當(意思解釋)
- 照葫蘆畫瓢(意思解釋)
- 來蹤去跡(意思解釋)
- 壽元無量(意思解釋)
- 觸目皆是(意思解釋)
- 閉關自守(意思解釋)
- 冠絕一時(意思解釋)
- 大千世界(意思解釋)
- 行不顧言(意思解釋)
- 一鼓作氣(意思解釋)
- 眾所瞻望(意思解釋)
- 洗耳恭聽(意思解釋)
- 山陰道上,應接不暇(意思解釋)
- 過甚其詞(意思解釋)
- 有志竟成(意思解釋)
- 沉魚落雁(意思解釋)
- 土生土長(意思解釋)
- 勢在必行(意思解釋)
- 朝升暮合(意思解釋)
- 彌留之際(意思解釋)
- 意惹情牽(意思解釋)
※ 明正典刑的意思解釋、明正典刑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是非口舌 | 因說話引起的誤會或糾紛。 |
黃臺之瓜 | 黃臺:指《黃臺瓜辭》,為唐李賢所作,希望以此感悟高宗及武則天不能再廢太子。比喻不堪再摘。 |
兄弟鬩于墻,外御其侮 | 鬩:爭吵;墻:門屏。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,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內部雖有分歧,但能團結起來對付外來的侵略。 |
夜深人靜 | 深夜沒有人聲;非常寂靜。 |
天昏地暗 | 天色昏黃不清;大地黑暗不明。多指云霧遮蔽日月或風沙漫天的景象。昏:昏暗。 |
安于現狀 | 安:對生活、工作等感到滿足合適;現狀:目前的狀況。習慣滿足于目前的狀況;不求進步。 |
一文不名 | 一文錢都沒有(名:占有)。形容非常貧困。 |
算盡錙銖 | 算:計算;錙銖:舊制1兩=4錙,1兩=24銖,比喻極其微小的數量。極微小的數量也要算。指苛斂錢財。 |
古色古香 | (陳設、器物或藝術品)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調。古香:古書畫散發出的氣味。 |
視死如歸 |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樣平常。形容為了正義事業;不怕犧牲生命。 |
將寡兵微 | 寡:少;兵:士兵;微:衰敗。兵少將少。形容兵力薄弱。 |
妻兒老小 | 指全家人。用在表示家族負擔。 |
鬼鬼祟祟 | 迷信的人指鬼怪;或指鬼怪害人。形容行為偷偷摸摸;不光明正大。 |
拔茅連茹 | 茅:白茅,一種多年生的草;茹:植物根部互相牽連的樣子。比喻互相推薦,用一個人就連帶引進許多人。 |
國泰民安 | 泰:太平。國家太平;人民生活安定。 |
作壁上觀 | 壁:壁壘;營寨周圍的高墻。在壁壘上觀看別人交戰。比喻從旁觀望;置身事外。 |
黑天半夜 | 指深更半夜。 |
之子于歸 | 之子:這個女子;于歸:到丈夫家中去。指女子出嫁 |
起死回生 |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。形容醫術高明。也指將沒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來。 |
韓信將兵,多多益善 | 將:統率,指揮。比喻越多越好。 |
狼吞虎咽 | 像狼虎一樣吞咽東西。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。 |
足衣足食 | 衣食豐足。指生活富裕。 |
切樹倒根 | 比喻徹底。 |
眾所瞻望 | 瞻望:仰望。大家所仰望的。形容為大家所敬仰。 |
扣人心弦 | 扣:敲打。心弦:指因感動而引起共鳴的心。也作“動人心弦”。形容言論或表演深深地打動人心。 |
過甚其詞 | 話說得太過分;與實際不相符。 |
歲寒三友 | 松、竹經冬不凋,梅花耐寒開放,因此有“歲寒三友”之稱。 |
力屈道窮 | 屈:竭,窮盡;道:途徑,辦法;窮:盡。力量辦法都已窮盡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