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革裹尸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革:皮;皮革;裹:包。用馬皮將尸體包起來。形容英雄戰死殺場的決心和無畏氣概。
出處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馬援傳》:“男兒要當死于邊野,以馬革裹尸還葬耳,何能臥床上在兒女子手中邪?”
例子作為軍人,應以馬革裹尸為榮。
基礎信息
拼音mǎ gé guǒ shī
注音ㄇㄚˇ ㄍㄜˊ ㄍㄨㄛˇ ㄕ
繁體馬革裹尸
正音“革”,不能讀作“gě”。
感情馬革裹尸是褒義詞。
用法主謂式;作謂語、定語、賓語;含褒義。
辨形“裹”,不能寫作“里”。
近義詞赴湯蹈火、決一死戰
反義詞臨陣脫逃
英語die on the battlefield
俄語сложить голову на поле брани
日語軍馬の皮(かわ)で死體をくるむ。戦場(せんじょう)の露(つゆ)と消(き)える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識文斷字(意思解釋)
- 金屋藏嬌(意思解釋)
- 以小見大(意思解釋)
- 視微知著(意思解釋)
- 舉善薦賢(意思解釋)
- 古色古香(意思解釋)
- 反面無情(意思解釋)
- 正人君子(意思解釋)
- 讜言直聲(意思解釋)
- 乳臭未干(意思解釋)
- 罄竹難書(意思解釋)
- 十惡不赦(意思解釋)
- 大開方便之門(意思解釋)
- 匡謬正俗(意思解釋)
- 共商國是(意思解釋)
- 大腹便便(意思解釋)
- 分門別類(意思解釋)
- 愛則加諸膝,惡則墜諸淵(意思解釋)
- 龍馭上賓(意思解釋)
- 戰戰業業(意思解釋)
- 清風勁節(意思解釋)
- 飛蛾撲火(意思解釋)
- 斗轉星移(意思解釋)
- 滿面春風(意思解釋)
- 豐功偉績(意思解釋)
- 脫口而出(意思解釋)
- 歡聚一堂(意思解釋)
- 避俗趨新(意思解釋)
※ 馬革裹尸的意思解釋、馬革裹尸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怪誕不經 | 怪誕:離奇古怪;不經:不合常理。指言語奇怪荒唐,不合常理。 |
信口開合 | 比喻隨口亂說一氣。 |
畏縮不前 | 畏懼退縮,不敢前進。 |
盡信書不如無書 | 泛指讀書不要拘泥于書上或迷信書本。 |
弦外之響 | 比喻言外之意。 |
四書五經 | 四書:亦稱四子書,即《大學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論語》、《孟子》;五經:《詩》、《書》、《禮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。指儒家經典。 |
功成名就 | 功:功業。就:達到。功績取得了,名聲也有了。 |
福無雙至,禍不單行 | 指幸運事不會連續到來,禍事卻會接踵而至。 |
大樹將軍 | 原指東漢馮異。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將領。 |
不卑不亢 | 卑:自卑;亢:高傲。既不自卑;也不高傲。也作“不亢不卑”。 |
因噎廢食 | 噎:食物堵塞在咽喉;廢:停止;食:吃。因吃東西卡過喉嚨;從此就停止吃東西。比喻偶然受了一次挫折;就停止不干。 |
神采奕奕 | 形容精神飽滿;容光煥發。神采:人面部的神氣和光彩。奕奕:精神煥發的樣子。 |
進道若退 | 謂前進之道反若后退。 |
歸馬放牛 | 把作戰用的牛馬牧放。比喻戰爭結束,不再用兵。 |
讀書種子 |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啟后的讀書人。 |
安閑自得 | 自得:自己感到舒適。安靜清閑,感到非常舒適。 |
似是而非 | 是:對;正確;非:不對;錯誤。好像是對的;實際上不對。指表面上相似;實際上不一樣。 |
勤學苦練 | 認真學習,刻苦訓練。 |
才高七步 | 形容才思敏捷。 |
通時合變 | 同“通權達變”。 |
偶語棄市 | 偶語:相對私語;棄市:在鬧市執行死刑。指在暴政下,二人相對私語也會遭到殺身之禍。 |
無計可施 | 施:施展。沒有什么計謀可以施展。指一點辦法也沒有。 |
家常便飯 | 家中日常飯食。也比喻常見的、平常的事。 |
勢在必行 | 行:做。從事情發展的趨勢看,必須采取行動。 |
扯旗放炮 | 比喻公開張揚。 |
一棍子打死 | 比喻認為沒有絲毫可取之處而全盤否定。 |
書不釋手 | 手里的書舍不得放下。形容勤學或看書入迷。 |
變態百出 | 形容事物形態變化之多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