匡正綱紀(jì)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指糾正法度。
出處南朝·宋·范曄《后漢書·何敞傳》:“上當(dāng)匡正綱紀(jì),下當(dāng)濟(jì)安元元。”
基礎(chǔ)信息
拼音kuāng zhèng gāng jì
注音ㄎㄨㄤ ㄓㄥˋ ㄍㄤ ㄐ一ˋ
繁體匡正綱紀(jì)
感情匡正綱紀(jì)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賓語;指糾正法度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澆風(fēng)薄俗(意思解釋)
- 卑諂足恭(意思解釋)
- 貧賤不移(意思解釋)
- 己之所不安,勿施于人(意思解釋)
- 八斗之才(意思解釋)
- 七搭八扯(意思解釋)
- 說雨談云(意思解釋)
- 荒淫無恥(意思解釋)
- 勞民傷財(意思解釋)
- 掉以輕心(意思解釋)
- 百戰(zhàn)百勝(意思解釋)
- 營私舞弊(意思解釋)
- 螓首蛾眉(意思解釋)
- 令人滿意(意思解釋)
- 牛刀小試(意思解釋)
- 家破人亡(意思解釋)
- 起死回生(意思解釋)
- 汲汲顧影(意思解釋)
- 平生莫做虧心事,半夜敲門不吃驚(意思解釋)
- 惴惴不安(意思解釋)
- 別有用心(意思解釋)
- 叫苦不迭(意思解釋)
- 人盡其才(意思解釋)
- 無聲無息(意思解釋)
- 望塵靡及(意思解釋)
- 聰明伶俐(意思解釋)
- 豁然開朗(意思解釋)
- 除惡務(wù)本(意思解釋)
※ 匡正綱紀(jì)的意思解釋、匡正綱紀(jì)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(yè)的漢語詞典與文學(xué)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(guān)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后繼有人 | 繼:繼承。指后面有繼承的人。 |
畏縮不前 | 畏懼退縮,不敢前進(jìn)。 |
橫眉冷對千夫指 | 比喻以憤恨和輕蔑的態(tài)度對待敵人的攻擊。 |
眾多非一 | 指類別甚多,不止一種。 |
著手回春 | 指詩歌格調(diào)自然清新。也比喻醫(yī)術(shù)高明。 |
處之泰然 | 處:處理;對待;之:代詞。泰: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樣子。形容處理事情不慌不忙;沉著鎮(zhèn)定。也指對事情無動于衷。也作“泰然處之”。 |
心灰意冷 | 灰心失望,意志消沉。 |
四書五經(jīng) | 四書:亦稱四子書,即《大學(xué)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論語》、《孟子》;五經(jīng):《詩》、《書》、《禮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。指儒家經(jīng)典。 |
斷斷續(xù)續(xù) | 不連續(xù)的,具有無條理的和不連貫的特性。 |
寸步不離 | 寸步:極短的距離。一步也不離開。①形容兩個人總是在一起;感情很融洽。②指距離很近;不離前后左右。 |
名重一時 | 一時期內(nèi)名聲很大,受到廣泛重視。亦作“名震一時”、“名得當(dāng)時”、“名噪一時”、“名傾一時”。 |
止沸益薪 | 謂本欲止水沸騰,卻反而在鍋下加柴。喻所做與本來愿望相反。 |
萬馬奔騰 | 像無數(shù)匹馬奔跑跳躍。形容群眾性的活動聲勢浩大或場面熱烈。奔騰:跳躍著奔跑。 |
指天誓日 | 指著蒼天;對著太陽發(fā)誓。表示態(tài)度堅定或忠誠。 |
燕雀安知鴻鵠志 | 鴻鵠:天鵝。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遠(yuǎn)大者的抱負(fù)。 |
分門別類 | 門:類;別:區(qū)別。根據(jù)事物的特征分類。 |
白首之心 | 老年時的壯志。 |
共為唇齒 | 比喻互相輔助。 |
升官發(fā)財 | 謂提升了官職,同時就能獲得更多的物質(zhì)財富。 |
平地一聲雷 | 比喻突然發(fā)生的重大變動。也比喻名聲或地位突然升高。 |
盡誠竭節(jié) | 誠:忠誠。節(jié):氣節(jié),義節(jié)。竭盡自己全部的忠誠和義節(jié)。亦作“盡節(jié)竭誠”、“盡心竭誠”、“盡忠竭力”、“盡忠竭誠”、“盡忠竭節(jié)”、“竭忠盡節(jié)”。 |
狼吞虎咽 | 像狼虎一樣吞咽東西。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。 |
胡支扯葉 | 見“胡枝扯葉”。 |
白云蒼狗 | 蒼狗:黑狗。天上的白云頃刻間變成烏云;像黑狗一樣。比喻世事變幻無常。 |
快人快語 | 快:爽利;直爽。爽快人說爽快話。 |
超然絕俗 |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。謂遠(yuǎn)過于尋常之輩。漢·班固《為第五倫薦謝夷吾疏》:“方之古賢,實有倫序,采之于今,超然絕俗,誠社稷之蓍龜,大漢之棟甍。”宋·陸游《與姜特立書》:“《繭庵記》及《初營》、《落成》二詩,大老手筆,超然絕俗?!?/td> |
離本趣末 | 趣:通“趨”,趨向。丟掉根本,追逐末節(jié) |
唯利是圖 |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。惟:只有;惟獨(dú);圖:貪圖;追求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