積露為波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比喻積少成多。
出處明 袁宏道《題龍堂僧募冊》詩:“衲子欲言面羞澀,試介烏紗作檀越,積露為波江可得,東鄰北里賢相識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jī lù wéi bō
注音ㄐ一 ㄌㄨˋ ㄨㄟˊ ㄅㄛ
繁體積露為波
感情積露為波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用于比喻句。
近義詞積少成多、集腋成裘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坐薪懸膽(意思解釋)
- 合浦珠還(意思解釋)
- 故家喬木(意思解釋)
- 上下其手(意思解釋)
- 掉舌鼓唇(意思解釋)
- 己之所不安,勿施于人(意思解釋)
- 春風風人(意思解釋)
- 兵荒馬亂(意思解釋)
- 福無雙至,禍不單行(意思解釋)
- 以弱制強(意思解釋)
- 角巾素服(意思解釋)
- 紛亂如麻(意思解釋)
- 作壁上觀(意思解釋)
- 興高采烈(意思解釋)
- 眾建賢才(意思解釋)
- 女生外向(意思解釋)
- 家無儋石(意思解釋)
- 湖光山色(意思解釋)
- 立竿見影(意思解釋)
- 孜孜不倦(意思解釋)
- 充耳不聞(意思解釋)
- 氣味相投(意思解釋)
- 苦口婆心(意思解釋)
- 無影無蹤(意思解釋)
- 妙語連珠(意思解釋)
- 圖窮匕見(意思解釋)
- 眾所瞻望(意思解釋)
- 赤膽忠心(意思解釋)
※ 積露為波的意思解釋、積露為波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功虧一簣 | (筑九仞高的土山)由于只差一筐土而沒有完成。比喻一件事情只差一點而沒有成功。 |
不正之風 | 不正當的社會風氣。 |
逆道亂常 | 指違背道德綱常。 |
謳功頌德 | 謳:歌頌,贊美。指贊美功績,歌頌恩德。 |
前因后果 | 佛教講;先前種什么因;后來就結什么果;指事情發生的起因和它的結果。指事情的全部過程。 |
過了這個村,沒這個店 | 比喻機會難得,機不可失。 |
長江后浪推前浪 | 比喻事物的不斷前進。多指新人新事代替舊人舊事。 |
年少無知 | 年紀小,不懂事。 |
鼻青臉腫 | 鼻子發青,臉都腫起來,形容被打得很慘。 |
膽寒發豎 | 形容恐怖之極。 |
言而無信 | 信:信用。說話不算數;沒有信用。原作“言而不信”。 |
野沒遺賢 | 見“野無遺賢”。 |
毀于一旦 | 一旦:一天。指得來不易的東西;一下子就毀掉了。多指長期勞動的成果或來之不易的東西一下子被毀滅掉。 |
東扶西倒 | 從這邊扶起,卻又倒向那邊。比喻顧此失彼。也形容壞習氣太多,糾正了這一點,那一點又冒頭了。 |
冠絕一時 | 冠絕:遙遙領先,位居第一。形容在某一時期內超出同輩,首屈一指。 |
路無拾遺 | 見“路不拾遺”。 |
供不應求 | 供應不能滿足實際需要。供:供應。 |
火燭銀花 | 猶火樹銀花。形容張燈結彩或大放焰火的燦爛夜景。 |
連珠炮 | 連續的火炮。比喻說話很快。 |
赴湯蹈火 | 赴:去;走向;湯:開水;蹈:踩。投入沸水;踏上烈火。比喻奮不顧身;不避艱險。 |
生拉硬扯 | 形容說話或寫文章牽強附會。也形容用力拉扯,勉強別人聽從自己。 |
倒裳索領 | 索:搜尋、尋求。把衣裳倒過來尋找領口。比喻辦事抓不到要點。 |
刻不容緩 | 刻:片刻;容:容許;緩:延緩;耽擱。一刻也不容許延緩。形容形勢十分緊迫。 |
粉墨登場 | 粉墨:搽臉和畫眉的化妝品。指化裝后登臺演戲。比喻喬裝打扮一番;登上政治舞臺。也比喻在社會生活中扮演角色;像演戲一樣活動。 |
穩如泰山 | 穩:穩固。穩固得像泰山一樣。形容極其穩固;不可動搖。 |
二三其意 | 即三心二意。指心意不專一,反復無常。 |
顯親揚名 | 顯:使顯赫;揚:傳揚。使父母宗族顯耀;張揚自己的聲譽。指中舉、立功、做官的榮耀。 |
敗德辱行 | 敗壞道德和操守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