積毀銷金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指不斷的毀謗能使人毀滅。同“積毀銷骨”。
出處《文選 江淹〈詣建平王上書〉》:“下官聞積毀銷金,積讒磨骨,遠則直生取疑于盜金,近則伯魚被名于不義。”呂向注:“言毀讒之深,能銷磨金石之堅。”
例子人生實難,逢此織羅。積毀銷金,沉憂作歌。唐 李白《雪讒詩贈友人》
基礎信息
拼音jī huǐ xiāo jīn
注音ㄐ一 ㄏㄨㄟˇ ㄒ一ㄠ ㄐ一ㄣ
繁體積毀銷金
感情積毀銷金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用于書面語。
近義詞積毀銷骨、積讒磨骨、積讒靡骨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眼淚洗面(意思解釋)
- 見風是雨(意思解釋)
- 鶴立雞群(意思解釋)
- 物腐蟲生(意思解釋)
- 戶限為穿(意思解釋)
- 高步闊視(意思解釋)
- 大樹將軍(意思解釋)
- 極重不反(意思解釋)
- 反老還童(意思解釋)
- 不到黃河心不死(意思解釋)
- 刀光劍影(意思解釋)
- 乳臭未干(意思解釋)
- 公才公望(意思解釋)
- 戶告人曉(意思解釋)
- 室邇人遙(意思解釋)
- 舉直錯枉(意思解釋)
- 分工合作(意思解釋)
- 空話連篇(意思解釋)
- 受益匪淺(意思解釋)
- 韓信將兵,多多益善(意思解釋)
- 膽大心小(意思解釋)
- 取之不盡(意思解釋)
- 雷大雨小(意思解釋)
- 唯利是圖(意思解釋)
- 惴惴不安(意思解釋)
- 東道主(意思解釋)
- 五花八門(意思解釋)
- 揮戈反日(意思解釋)
※ 積毀銷金的意思解釋、積毀銷金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學貫中西 | 形容中文、外語都十分好。 |
好說歹說 | 形容用各種理由或方式請求或勸說。 |
婦人醇酒 | 謂沉湎于酒色。語本《史記·魏公子列傳》:“秦數使反閑……公子(無忌)自知再以毀廢,乃謝病不朝,與賓客為長夜飲,飲醇酒,多近婦女,日夜為樂者四歲,竟病酒卒。” |
犬馬戀主 | 喻臣下眷懷君上。 |
白費心機 | 白費心思,形容徒勞無益。 |
發綜指示 | 獵人發現野獸的蹤跡,指示獵狗跟蹤追捕。比喻在后面操縱指揮。 |
普天同慶 | 普:普遍;天:天下;慶:慶賀。普天下共同慶祝。 |
浪費筆墨 | 指人作品不好或文章過于繁瑣。 |
明爭暗斗 | 表面上和暗地里都在進行爭斗;形容內部鉤心斗爭;互相爭斗的情況。 |
主憂臣勞 | 憂:憂患。君主有了憂患,臣下就要為他效力。 |
如法炮制 | 本指依照一定的方法制作中藥。現指比喻照著現成的樣子做。 |
人心歸向 | 向:歸向,向往。指人民群眾所擁護的,向往的。 |
兢兢戰戰 | 兢兢:小心謹慎的樣子;戰戰:畏懼的樣子。形容害怕而小心謹慎的樣子。 |
路無拾遺 | 見“路不拾遺”。 |
魚死網破 | 不是魚死;就是網破。指拼個你死我活。 |
狹路相逢 |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;沒有地方可讓。后多用來指仇人相見;彼此都不肯輕易放過。 |
欺善怕惡 | 欺侮善良者,懼怕兇惡者。 |
進讒害賢 | 讒:讒言,說他人的壞話;賢:賢良,指好人。說壞話,陷害好人。 |
惡醉強酒 | 強:硬要。怕醉卻又猛喝酒。比喻明知故犯。 |
交臂歷指 | 交臂:兩手反縛;歷指:古代拶指的刑罰。象罪犯兩手反縛、受拶指的刑罰一般。形容痛苦萬狀,毫無自由。 |
分門別類 | 門:類;別:區別。根據事物的特征分類。 |
遺世絕俗 | 遺世:遺棄世間之事。脫離社會獨立生活,不跟任何人往來。 |
龍馭上賓 | 亦作“龍御上賓”。《史記·封禪書》:“黃帝采首山銅,鑄鼎于荊山下。鼎既成,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。黃帝上騎,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,龍乃上去。”后因用“龍馭上賓”為皇帝之死的諱飾語。意為乘龍升天,為天帝之賓。 |
閑情逸致 | 逸:安閑;致:興致。指毫無事物所累;輕松超逸的情趣。悠閑的心情和安逸的興致。 |
信口開河 | 隨口亂說一氣。指說話沒有根據;不可靠。信口:隨口;開河:指說話時嘴唇張合。 |
任憑風浪起,穩坐釣魚臺 | 比喻隨便遇到什么險惡的情況,都信心十足,毫不動搖。同“任憑風浪起,穩坐釣魚船”。 |
打退堂鼓 | 退堂: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問事完畢。封建官吏在退堂前;差役要打退堂鼓;表示停止辦公或審理案件結束。現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時中途退出。也比喻遇到困難或問題時;向后退縮。 |
氣味相投 | 氣味:意指思想或志趣;投:合得來。指人思想作風相同;彼此很合得來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