際地蟠天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形容遍及天地間。
出處莊周《莊子 刻意》:“上際于天,下蟠于地。”
例子清·鄭觀應(yīng)《盛世危言·電報》:“蓋電之為用,際地蟠天,今所用者未及一萬分之一,約而言之,生力、生光二事而已矣。”
基礎(chǔ)信息
拼音jì dì pán tiān
注音ㄐ一ˋ ㄉ一ˋ ㄆㄢˊ ㄊ一ㄢ
繁體際地蟠天
感情際地蟠天是中性詞。
用法聯(lián)合式;作定語、狀語;形容遍及天地間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入吾彀中(意思解釋)
- 橫眉冷對千夫指(意思解釋)
- 群龍無首(意思解釋)
- 慌里慌張(意思解釋)
- 沒里沒外(意思解釋)
- 萬里長城(意思解釋)
- 顧影弄姿(意思解釋)
- 驚鴻艷影(意思解釋)
- 偃旗息鼓(意思解釋)
- 紛亂如麻(意思解釋)
- 視死如歸(意思解釋)
- 量能授官(意思解釋)
- 樹欲靜而風(fēng)不止(意思解釋)
- 三個臭皮匠,合成一個諸葛亮(意思解釋)
- 便還就孤(意思解釋)
- 通俗易懂(意思解釋)
- 面有難色(意思解釋)
- 學(xué)而優(yōu)則仕(意思解釋)
- 散帶衡門(意思解釋)
- 起死回生(意思解釋)
- 胡支扯葉(意思解釋)
- 運籌帷幄(意思解釋)
- 雞口牛后(意思解釋)
- 老牛舐犢(意思解釋)
- 空手套白狼(意思解釋)
- 形形色色(意思解釋)
- 長他人志氣,滅自己威風(fēng)(意思解釋)
- 罵罵咧咧(意思解釋)
※ 際地蟠天的意思解釋、際地蟠天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(yè)的漢語詞典與文學(xué)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(guān)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魑魅魍魎 | 魑魅:也作“螭魅”;古代傳說中山里湖沼里的鬼怪妖精;魍魎:亦作“罔兩”;古代傳說中的山川精怪。指害人的鬼怪。后用來比喻各種各樣的壞人。原作“魑魅罔兩”。 |
是非口舌 | 因說話引起的誤會或糾紛。 |
鶴立雞群 | 像仙鶴立在雞群之中。比喻才能或儀表出眾。 |
無法無天 | 法:法紀;天:天理。舊指不顧國法和天理;任意干壞事。現(xiàn)多形容違法亂紀;不受管束。 |
棟梁之材 | 可以做屋棟房梁的材料。比喻能夠擔(dān)當(dāng)重任的人。 |
有去無回 | 只有出去的,沒有回來的。 |
風(fēng)流才子 | 風(fēng)度瀟灑,才學(xué)出眾的人。 |
不三不四 | 不像這也不像那。即不像樣子;不倫不類。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樣子。 |
擦肩而過 | 擦:挨。挨著肩而溜走。指沒有抓住機會。 |
不卑不亢 | 卑:自卑;亢:高傲。既不自卑;也不高傲。也作“不亢不卑”。 |
巧上加巧 | 指一時湊巧或指人更加靈巧。 |
偃旗息鼓 | 偃:放倒;息:停止。原指秘密行軍;不暴露目標。后用以指休戰(zhàn)或不聲不響停止行動。 |
望而生畏 | 看著就害怕。生畏:害怕。 |
滿招損,謙受益 | 自滿會招致?lián)p失,謙虛可以得到益處。 |
發(fā)號施令 | 發(fā)、施:發(fā)布;下達;號:號令、命令。發(fā)布命令;下達指示;進行指揮。 |
不治之癥 | 治不好的病、絕癥。也比喻無法挽救的禍患或無法改正的弊端、錯誤。 |
氣吞牛斗 | 牛:牽牛星。斗:北斗星。牛斗泛指星空。形容氣魄很大。 |
大腹便便 | 便便:肥胖的樣子。肚子又大又肥。形容人長得非常肥胖。多指腹內(nèi)空虛而言。現(xiàn)也多用形容不勞而獲的人。 |
香火姻緣 | 香和燈火都用于供佛,因此佛教稱彼此意志相投為“香火因緣”。《北史·陸法和傳》:“法和是求佛之人,尚不希釋梵天王坐處,豈規(guī)王位?但于空王佛所,與主上有香火因緣,且主上應(yīng)有報至,故救援耳。” |
時不我待 | 時間不會等待我們。指要抓緊時間。 |
閑情逸致 | 逸:安閑;致:興致。指毫無事物所累;輕松超逸的情趣。悠閑的心情和安逸的興致。 |
身敗名裂 | 地位喪失;名聲敗壞。現(xiàn)在也形容干了壞事;遭到徹底失敗。 |
白云蒼狗 | 蒼狗:黑狗。天上的白云頃刻間變成烏云;像黑狗一樣。比喻世事變幻無常。 |
快人快語 | 快:爽利;直爽。爽快人說爽快話。 |
奮起直追 | 奮:鳥類展翅起飛。形容在已經(jīng)落后的情況下;振作起來;一股勁地趕上去。 |
當(dāng)頭棒喝 | 當(dāng)頭:迎頭;喝:大聲喊叫。原是佛教用語。禪宗和尚接待初學(xué)的人用棒迎頭一擊;或大喝一聲;以考驗對方的領(lǐng)悟程度。現(xiàn)在泛指使人震動和醒悟的猛烈手段。 |
罵罵咧咧 | 指在說話中夾雜著罵人的話 |
末大必折 | 謂樹木枝端粗大,必折其干。喻下屬權(quán)重,危及上級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