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實先聲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聲:聲勢。比喻先用聲勢挫折敵方士氣,武力打擊在后。
出處明·陶宗儀《輟耕錄·檄》:“一戰乘勝而渡江,諸將列降而獻土,厥角稽首,迎我前矛,后實先聲,易如破竹,昭天順人信之助,成我風行草偃之功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hòu shí xiān shēng
注音ㄏㄡˋ ㄕˊ ㄒ一ㄢ ㄕㄥ
繁體后實先聲
感情后實先聲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指先禮后兵。
近義詞先禮后兵、先聲后實
英語proclaim one's might first and then make an actual demonstration of it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眾喣山動(意思解釋)
- 正身明法(意思解釋)
- 連編累牘(意思解釋)
- 倒懸之危(意思解釋)
- 之死靡二(意思解釋)
- 色中餓鬼(意思解釋)
- 節哀順變(意思解釋)
- 驚鴻艷影(意思解釋)
- 逆來順受(意思解釋)
- 妻兒老小(意思解釋)
- 兄弟鬩墻,外御其侮(意思解釋)
- 穢德垢行(意思解釋)
- 國無寧日(意思解釋)
- 凹凸不平(意思解釋)
- 古里古怪(意思解釋)
- 似是而非(意思解釋)
- 平地一聲雷(意思解釋)
- 地丑德齊(意思解釋)
- 裊裊婷婷(意思解釋)
- 歐風美雨(意思解釋)
- 無窮無盡(意思解釋)
- 歲寒三友(意思解釋)
- 避俗趨新(意思解釋)
- 無聲無息(意思解釋)
- 河山之德(意思解釋)
- 臨危授命(意思解釋)
- 面授機宜(意思解釋)
- 勢在必行(意思解釋)
※ 后實先聲的意思解釋、后實先聲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踏破芒鞋沒覓處,得來全不費工夫 | 到處尋找都沒找到,卻由偶然的機會輕易得到了。 |
綠林大盜 | 指聚集山林的強盜。 |
放牛歸馬 | 把作戰用的牛馬牧放。比喻戰爭結束,不再用兵。 |
故家喬木 | ①謂世家的人才、器物必定出眾。②喻指鄉賢。 |
丑聲遠播 | 壞名聲傳播得很遠。 |
二八佳人 | 二八:指十六歲:佳人:美女。十五六歲的美女。 |
不分青紅皂白 | 比喻不分是非,不問情由。 |
毀于一旦 | 一旦:一天。指得來不易的東西;一下子就毀掉了。多指長期勞動的成果或來之不易的東西一下子被毀滅掉。 |
壽元無量 | 壽元:壽命;無量:沒有限度。祝人長壽的頌辭。 |
咄咄逼人 | ①氣勢洶洶;盛氣凌人;言語或神態中有一種威脅逼人的氣勢。咄咄:表示驚奇的聲音。②形容本領趕上或超過別人;令人驚詫。 |
鋪天蓋地 | 鋪:把東西散開;蓋:籠罩;遮蔽。遮住天;蓋住地。形容充滿了整個天地。來勢猛烈。也作“遮天蓋地”。 |
以弱制強 | 以:用,靠。弱:弱小。制:制服。靠著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強大的力量。亦作“以弱斃強”。 |
倒冠落佩 | 冠:帽子;佩:佩玉。這里指官服。脫下帽子,摘去佩玉。形容辭官還鄉。 |
一哄而起 | 喧鬧;起哄。經過一陣喧鬧便馬上行動起來。形容無組織無計劃地行動。 |
巧上加巧 | 指一時湊巧或指人更加靈巧。 |
己溺己饑 | 亦作“己饑己溺”。語出《孟子·離婁下》:“禹思天下有溺者,由己溺之也;稷思天下有饑者,由己饑之也,是以如是其急也。”后因以“己溺己饑”或“己饑己溺”謂視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,因此解除他們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。 |
春冰虎尾 | 踩著老虎尾巴,走在春天將解凍的冰上。比喻處境非常危險。 |
室徒四壁 | 猶言室內空無一物。喻貧窮。 |
鈿合金釵 | 鈿盒和金釵,相傳為唐玄宗與楊貴妃定情之信物。泛指情人之間的信物。 |
只要功夫深,鐵杵磨成針 | 諺語。比喻只要有決心,肯下功夫,多么難的事也能做成功。 |
珠玉之論 | 形容精辟的言論,卓越的見解。 |
各盡所能,按勞分配 | |
流里流氣 | 舉止輕浮,品行不端。 |
打情賣笑 | 打情罵俏,指男女調情。 |
捫心自問 | 捫:按;摸;心:胸口。摸著胸口;自己問自己。指自我反思;醒悟。 |
禮壞樂缺 | 禮:社會道德、行為的規范;樂:教化的規范;缺:殘破,廢缺。形容社會綱紀紊亂,動蕩不安。 |
戰戰業業 | 戒慎畏懼貌。 |
空話連篇 | 連篇:整篇。整篇都是空話,缺乏具體內容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