頑廉懦立的成語故事

拼音wán lián nuò lì
基本解釋使貪婪的人能夠廉潔,使怯弱的人能夠自立。舊時形容感化力量之大。
出處先秦 孟軻《孟子 萬章下》:“故聞伯夷之風(fēng)者,頑夫廉,懦夫有立志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頑廉懦立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頑廉懦立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妄自尊大 |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馬援傳》:“子陽井底蛙耳,而妄自尊大,不如專意東方。” |
學(xué)無止境 | 清·劉開《問說》:“理無專在,而學(xué)無止境也,然則問可少耶?” |
胡作非為 | 清 李汝珍《鏡花緣》:“或誣好吃懶做,或誣胡作非為。” |
以文亂法 | 《韓非子·五蠹》:“儒以文亂法,俠以武犯禁。” |
師心自是 | 北齊·顏之推《顏氏家訓(xùn)·勉學(xué)》:“見有閉門讀書,師心自是,稠人廣座,謬誤差失者多矣。” |
大惑不解 | 莊周《莊子 天地》:“大惑者,終身不解;大愚者,終身不靈。” |
烏合之眾 | 管仲《管子》:“烏合之眾,初雖有歡,后必相吐,雖善不親也。” |
直截了當(dāng) | 清 李汝珍《鏡花緣》:“紫芝妹妹嘴雖利害,好在心口如一,直截了當(dāng),倒是一個極爽快的。” |
陳言務(wù)去 | 唐 韓愈《答李翊書》:“惟陳言之務(wù)去,戛戛乎其難哉!” |
不分青紅皂白 | 丁玲《太陽照在桑干河上》三六:“文采覺得這末不分青紅皂白就不大好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