見多識廣的成語故事

拼音jiàn duō shí guǎng
基本解釋識:知道。看到的多;知道的廣。形容資格較老;經(jīng)驗豐富;知識廣博。
出處明 馮夢龍《古今小說 蔣興哥重會珍珠衫》:“還是大家寶眷,見多識廣,比男子漢眼力,到勝十倍?!?/p>
暫未找到成語見多識廣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見多識廣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輕而易舉 | 《詩經(jīng) 大雅 烝民》:“人亦有言,德輶如毛,民鮮克舉之?!彼?朱熹注:“言人皆言德甚輕而易舉,然人莫能舉也。” |
石枯松老 | 金·丘處機(jī)《水龍吟·道運(yùn)》詞:“海移山變,石枯松老。” |
如履薄冰 | 《詩經(jīng) 小雅 小旻》:“戰(zhàn)戰(zhàn)兢兢,如臨深淵,如履薄冰?!?/td> |
褒善貶惡 | 宋 邵博《聞見后錄》第21卷:“惟有三四寸竹管子,向口角頭褒善貶惡,使善人貴、惡人賤,善人生、惡人死,須是由我始得。” |
香草美人 | 漢·王逸《離騷序》:“《離騷》之文,依《詩》取興,引類譬諭,故善鳥、香草、以配忠貞,……靈修、美人,以譬于君?!?/td> |
春風(fēng)風(fēng)人 | 漢 劉向《說苑 貴德》:“管仲上車曰:‘嗟茲乎,我窮必矣!吾不能以春風(fēng)風(fēng)人,吾不能以夏雨雨人,吾窮必矣?!?/td> |
??谥?/a> | 《史記·商君列傳》:“夫五羖大夫,荊之鄙人也。聞秦繆公之賢而原望見,行而無資,自粥于秦客,被褐食牛。期年,繆公知之,舉之牛口之下,而加之百姓之上,秦國莫敢望焉?!薄秴问洗呵铩づe難》等又載有寧戚飯牛得到齊桓公賞識的事。 |
舉善薦賢 | 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一百二十回:“舉善薦賢,乃美事也;卿何薦人于朝,即自焚其奏稿,不令人知耶?” |
舉賢任能 | 《禮記 大傳》:“三曰舉賢,四曰使能?!?/td> |
拉大旗作虎皮 | 魯迅《且介亭雜文末編·答徐懋庸并關(guān)于抗日統(tǒng)一戰(zhàn)線問題》:“首先應(yīng)該掃蕩的,倒是拉大旗作虎皮,包著自己,去嚇唬別人?!?/td>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