言歸于好的成語故事

拼音yán guī yú hǎo
基本解釋言:文言中用在句首的虛詞;沒有實際意義;歸于:回到。指重新和好。
出處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僖公九年》:“凡我同盟之人,既盟之后,言歸于好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言歸于好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言歸于好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一指蔽目,不見泰山 | 謝覺哉《關于獨立思考》:“至于全體的事,不管好處多大,總是‘一指蔽目,不見泰山’。” |
空穴來風 | 戰國 楚 宋玉《風賦》:“臣聞于師:‘枳句來巢,空穴來風。’” |
鑿壁借光 | 晉·葛洪《西京雜記》第二卷:“匡衡字稚圭,勤學而無燭,鄰舍有燭而不逮,衡乃穿壁引其光,以書映光而讀之。” |
天涯海角 | 唐 呂巖《絕句》:“天涯海角人求我,行到天涯不見人。” |
角巾素服 | |
作亂犯上 | 清·黃世仲《洪秀全演義》第21回:“智者稱為伐罪吊民,愚者即指為作亂犯上。” |
折臂三公 | 唐·劉禹錫《秘書崔少監墜馬長句因而和之詩》:“上車著作應來問,折臂三公定送方。” |
行不顧言 | 戰國·鄒·孟軻《孟子·盡心下》:“言不顧行,行不顧言,則曰:古之人,古之人。” |
水中撈月 | 元 楊景賢《劉行道》三:“恰便似沙里淘金,石中取火,水中撈月。” |
文治武功 | 西漢 戴圣《禮記 祭法》:“湯以寬治民而除甚虐,文王以文治,武王以武功,去民之災,此皆有功烈于民者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