饔飧不飽的成語故事

拼音yōng sūn bù bǎo
基本解釋饔:早飯。飧:晚飯。終天吃不飽。形容生活十分貧困。《京本通俗小說·拗相公》:“況且民窮財盡,百姓饔飧不飽,沒閑錢去養馬騾。”亦作“饔飧不繼”、“饔飧不給”。
出處《京本通俗小說·拗相公》:“況且民窮財盡,百姓饔飧不飽,沒閑錢去養馬騾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饔飧不飽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饔飧不飽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語重情深 | 嚴復《以〈漁洋精華錄〉寄琥唐山春榆侍郎有詩見述率賦奉答》:“忽蒙佳什譽過庭,語重情深誰敢荷?” |
驕生慣養 | 胡樸安《中華全國風物志 江蘇 吳縣之奇俗》:“富貴家之小孩,驕生慣養,大半身體柔弱,時膺疾病。” |
河魚腹疾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宣公十二年》:“河魚腹疾,奈何?” |
風流才子 | 唐 元稹《鶯鶯傳》:“清潤潘郎玉不如,中庭蕙草雪消初。風流才子多春思,腸斷蕭娘一紙書。” |
志在千里 | 三國魏·曹操《步出夏門行·神龜雖壽》:“老驥伏櫪,志在千里。烈士暮年,壯心不已。” |
反面無情 | 明 邵璨《香囊記》:“他也是一個君主,恐怕反面無情,那時節悔之晚矣!” |
作賊心虛 | 宋 釋悟明《聯燈會要 重顯禪師》:“卻顧侍者云:‘適來有人看方丈么?’侍者云:‘有。’師云:‘作賊人心虛。’” |
粗制濫造 | 魯迅《花邊文學 商賈的批評》:“如果并不以賣文為活,因此也無須‘粗制濫造’。” |
粗服亂頭 | 南朝 宋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 容止》:“裴令公有俊容儀,脫冠冕,粗服亂頭皆好。時人以為玉人。” |
女扮男裝 | 清·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66回:“及至此時,才想起他原是女扮男裝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