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年而校的成語故事

拼音tóng nián ér xiào
基本解釋猶言相提并論。
出處章炳麟《文學說例》:“體若駢枝,語反簡核;豈與夫蘇軾陳亮茍為辭費者同年而校乎?”
暫未找到成語同年而校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同年而校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歡聲雷動 |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97回:“宋先鋒大喜,傳諭各門將佐,統領軍馬,次第入城。兵不血刃,百姓秋毫無犯,歡聲雷動。” |
多才多藝 | 《尚書 金滕》:“予仁若考,能多材多藝,能事鬼神?!?/td> |
彬彬有禮 | 清 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83回:“喚出他兩個兒子,兄先弟后,彬彬有禮?!?/td> |
舉世混濁 | 戰國楚·屈原《離騷》:“世混濁而不分兮。” |
患難與共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越王勾踐世家》:“越王為人長頸鳥喙,可與共患難,不可與共樂。” |
先聲奪人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昭公二十一年》:“軍志有之:先人有奪人之心,后人有待其衰?!?/td> |
篤近舉遠 | 唐·韓愈《原人》:“故圣人一視而同仁,篤近而舉遠?!?/td> |
簡明扼要 | 毛澤東《黨委會的工作方法》:“講話、演說、寫文章和寫決議案,都應當簡明扼要。” |
孜孜以求 | 孫犁《蕓齋瑣談》:“因為他那種孜孜以求、有根有據、博大精深的治學方法,也為人所熟知了?!?/td> |
平淡無奇 | 清 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19回:“聽起安老爺這幾句話,說得也平淡無奇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