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步之內,自有芳草的成語故事

拼音shí bù zhī nèi,zì yǒu fāng cǎo
基本解釋芳草:香草,比喻美德。比喻處處都有人才。
出處《隋書·煬帝紀》:“方今宇宙平一,文軌攸同,十步之內,必有芳草,四海之中,豈天奇秀!”
暫未找到成語十步之內,自有芳草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十步之內,自有芳草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揚眉吐氣 | 唐 李白《與韓荊州書》:“何惜階前盈尺之地,不使白揚眉吐氣,激昂青云耶?” |
安內攘外 | 漢 張仲景《傷寒論 太陽病上》:“甘草甘平,有安內攘外之能。” |
付之一炬 | 唐 杜牧《阿房宮賦》:“戍卒叫,函谷舉,楚人一炬,可憐焦土。” |
鷗鳥不下 | 戰國 鄭 列御寇《列子 黃帝》:“海上之人好漚鳥者,每旦之海上,從漚鳥游,漚鳥之至者百住而不止……明日之海上,漚鳥舞而不下也。” |
逸游自恣 | 南朝·宋·范曄《后漢書·梁冀傳》:“少為貴戚,逸游自恣。” |
四書五經 | 漢 班固《白虎通 五經》:“五經何謂?謂《易》、《尚書》、《詩》、《禮》、《春秋》也。宋 朱熹著有《四書集注》。 |
鳳毛麟角 | 明 何良俊《四友齋叢說 文》:“康對山之文,天下慕向之,如鳳毛麟角。” |
言而無信 | 《穀梁傳 僖公二十二年》:“言之所以為言者,信也;言而不信,何以為言?” |
目不轉睛 | 晉 楊泉《物理論》:“子義燃燭危坐通曉,目不轉睛,膝不移處。” |
藏形匿影 | 《鄧析子 無厚》:“君者,藏形匿影,群下無私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