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舉遠蹈的成語故事

拼音gāo jǔ yuǎn dǎo
基本解釋舉:起飛;蹈:踩上。指遠離官場,隱居起來。
出處宋 胡仔《苕溪漁隱叢話前集 五柳先生上》:“唯其高舉遠蹈,不受世紛,而至于躬耕乞食,其忠義亦足見矣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高舉遠蹈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高舉遠蹈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薪貴于桂 | 西漢·劉向《戰國策·楚策三》:“楚國之食貴于玉,薪貴于桂,謁者難得無如鬼,王難見如天帝,令臣食玉炊桂,因鬼見帝。” |
費盡心思 | 曾樸《孽海花》第11回:“后儒牽強附會,費盡心思,不知都是古今學不分明的緣故。” |
難言之隱 | 清 錢謙益《跋留庵》:“錢氏少為黨魁,晚托禪悅,生平頗多壹郁難言之隱。” |
皮開肉綻 | 元 鄭廷玉《楚昭王疏者下船》:“打得皮開肉綻碎了骨頭。” |
三長兩短 | 明 羅貫中《三遂平妖傳》:“萬一些后再有三長兩短,終不能靠著太醫活命。” |
半路出家 | 《京本通俗小說 錯斬崔寧》:“先前讀書,后來看看不濟,卻去改業做生意。便是半路上出家的一般。” |
命與仇謀 | 唐·韓愈《進學解》:“命與仇謀,取敗幾時。” |
令人作嘔 | 梁遇春《黑暗》:“一面是令人作嘔的名士,一面是令人作嘔的俗物。” |
經史百子 | 唐·韓愈《柳子厚墓志銘》:“子厚少精敏,無不通達……議論證據古今,出入經史百子。” |
事與愿違 | 三國 魏 稽康《幽憤》詩:“嗟我憤嘆,曾莫能儔。事與愿違,遘茲淹留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