熟視不睹的成語故事

拼音shú shì bù dǔ
基本解釋熟視:細看;睹:看見。看慣了就像沒看見一樣。也指看到某種現象,但不關心,只當沒有看見
出處晉·劉伶《酒德頌》:“靜聽不聞雷霆之聲,熟視不睹泰山之形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熟視不睹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熟視不睹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仗勢欺人 | 元 王實甫《西廂記》第五本第三折:“他憑師友,君子務本;你倚父兄,仗勢欺人。” |
痛不欲生 | 宋 呂大鈞《吊說》:“其惻怛之心、痛疾之意不欲生。” |
喟然長嘆 | 《論語·子罕》:“顏淵喟然嘆曰:‘仰之彌高,鉆之彌堅。’” |
以弱制強 | 三國·蜀·諸葛亮《將苑·將剛》:“善將者,其剛不可折,其柔不可卷,故以弱制強,以柔制剛。” |
鬼鬼祟祟 |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31回:“別叫我替你們害臊了!你們鬼鬼祟祟干的那些事,也瞞不過我去。” |
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| 李國文《冬天里的春天》第二章:“我這就去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,有什么不好的呢?” |
滿園春色 | 宋·葉紹翁《游小園不值》詩:“春色滿園關不住,一枝紅杏出墻來。” |
一竅不通 | 戰國 呂不韋《呂氏春秋 過理》:“殺比干而視其心,不適也。孔子聞之曰:‘其竅通,則比干不死矣。’”高誘注:“紂性不仁,心不通,安于為惡,殺比干,故孔子言其一竅通則比干不見殺也。” |
禮壞樂缺 | 《梁書·徐勉傳》:“禮壞樂缺,故國異家殊,實宜以時修定,以為永準。” |
升官發財 | 清·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26回:“總而言之,我不曾提挈侄兒子升官發財,是我的錯處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