鶚心鸝舌的成語故事

拼音è xīn lí shé
基本解釋鶚:魚鷹;鸝:黃鶯。比喻嘴甜心狠,陰險狡詐。
出處清 李綠園《歧路燈》第72回:“這紹聞當不住鶚心鸝舌的話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鶚心鸝舌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鶚心鸝舌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窮光蛋 | 錢鐘書《圍城》:“這次兵災當然使許多有錢、有房子的人流落做窮光蛋,同時也讓許多不知多少窮光蛋有機會追溯自己為過去的富翁。” |
革風易俗 | |
踏破芒鞋沒覓處,得來全不費工夫 | 清·李綠園《歧路燈》第18回:“往上一瞧,正是那日晚上地藏庵遇著的一群俊俏后生,心中歡喜不盡,暗說道:‘踏破芒鞋沒覓處,得來全不費工夫。’” |
剛正不阿 | 清 蒲松齡《聊齋志異 一員官》:“濟南同知吳公,剛正不阿。” |
離經辨志 | 《禮記·學記》:“一年視離經辨志,三年視敬業樂群,五年視博習親師,七年視論學取友,謂之小成。” |
自力更生 | 孫中山《中國問題的真解決》:“中國不但會自力更生,而且也就能解除其他國家維護中國的獨立與完整的麻煩。” |
靡所底止 | 《詩經·小雅·祈父》:“胡轉予于恤,靡所底止。” |
壓歲錢 |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:“兩府男婦小廝丫鬟亦按差役上中下行禮畢,散押歲錢、荷包、金銀錁,擺上合歡宴來。” |
有去無回 | 柯崗《逐鹿中原》第11章:“反而成了肉包子打狗,有去無回了!” |
舉賢任能 | 《禮記 大傳》:“三曰舉賢,四曰使能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