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義割恩的成語故事

拼音yǐ yì gē ēn
基本解釋義:道義。用大義割斷私恩。指秉公辦事,不殉私情。
出處《漢書·孝成趙皇后傳》:“夫小不忍亂大謀,恩之所不能已者義之所割也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以義割恩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以義割恩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加官進爵 | 明 周楫《西湖二集》:“征聘吳與弼進京,加官進爵,將隆以伊傅之禮。” |
金不換 | 京劇《粉妝樓》第六本:“常言道:敗子回頭金不換?!?/td> |
一門心思 | 孫華炳《重賞之下》:“他自己又到圖書館借來關于數控的書,什么也不顧了,一門心思鉆研起來?!?/td> |
吉星高照 | 陳殘云《熱帶驚濤錄》:“那是他在香港當學徒時刺上的,帶有‘吉星高照’之意。” |
反唇相稽 | 漢 賈誼《治安策》:“婦姑不相說(悅),則反唇而相稽。” |
快馬加鞭 | 明 徐姬《殺狗記 看書苦諫》:“何不快馬加鞭,逕趕至蒼山,救取伯伯?!?/td> |
僧多粥少 | 王朔《浮出海面》:“國家有困難,僧多粥少,為國分憂嘛?!?/td> |
戒驕戒躁 | 毛澤東《在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上的講話》:“戒驕戒躁,永遠保持謙虛進取的精神。” |
筋疲力竭 | 唐 元稹《有酒》詩:“精衛(wèi)銜蘆塞海溢,枯魚噴沫救池燔。筋疲力竭波更大,鰭焦甲裂身已干?!?/td> |
七搭八扯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