賞罰不明的成語故事

拼音shǎng fá bù míng
基本解釋賞罰不清楚不明白。該獎賞的不獎賞,該懲罰的不懲罰。
出處三國·蜀·諸葛亮《便宜十六策·賞罰》:“夫將專恃生殺之威,必生可殺,必殺可生,忿怒不詳,賞罰不明,教令不常,以私為公,此國之五危也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賞罰不明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賞罰不明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聾者之歌 | 《淮南子 原道》:“夫內不開于中,而強學問者,不入于耳而不著于心,此何以異于聾者之歌也,效人為之而無以自樂也,聲出于口則越而散矣。” |
七搭八扯 | |
篤近舉遠 | 唐·韓愈《原人》:“故圣人一視而同仁,篤近而舉遠。” |
肝膽欲碎 | |
源源不斷 | 《孟子 萬章上》:“欲常常而見之,故源源而來。” |
空口無憑 | 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27回:“空口無憑的話,門生也不敢朝著老師來說。” |
花拳繡腿 | 清·錢彩《說岳全傳》第69回:“只見張國乾縛得花拳繡腿,戚光祖、戚繼祖兩個教師在后面跟著,走上臺來,兩邊坐定。” |
東扶西倒 | 宋 楊萬里《過南蕩》詩:“笑殺槿籬能耐事,東扶西倒野酴醿。” |
飛檐走壁 | 清 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26回:“這個人本來是一個飛檐走壁的賊。” |
花言巧語 | 宋 朱熹《朱子語類》第20卷:“巧言,即所謂花言巧語,如今世舉子弄筆端做文字者是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