吐剛茹柔的成語故事

拼音tǔ gāng rú róu
基本解釋柔:軟;剛:硬。吐出硬的,吃下軟的。比喻怕強欺軟。
出處《詩經 大雅 烝民》:“人亦有言,柔則茹之,剛則吐之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吐剛茹柔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吐剛茹柔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著手回春 |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13章:“他想起來高一功的情況不妙,尚炯回來也許會著手回春。” |
明知故問 | 清·石玉昆《三俠五義》:“見他這番光景,明知故問道:‘先生為著何事傷心呢?” |
動蕩不定 | 陶菊隱《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》第77章:“粵系軍隊又侵入湘南,兩湖局勢也在動蕩不定中。” |
反老還童 | 清 翟灝《通俗編 識馀》:“《急就章》‘長樂無極老復丁’即《參同契》所云老翁復丁壯也,今變之曰反老還童。” |
一哄而起 | 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:“地方上百姓動了公憤,一哄而起。” |
指天誓日 | 唐 韓愈《柳子厚墓志銘》:“指天日涕泣,誓生死不相背負,其若可信。” |
紛亂如麻 | |
燕雀安知鴻鵠志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陳涉世家》:“嗟呼,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!” |
進銳退速 | 先秦 孟軻《孟子 盡心上》:“其進銳者,其退速。” |
骨肉之親 | 閩劇《釵頭鳳》:“千不念萬不念要念舅父,伊和娘親姐弟骨肉之親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