泮林革音的成語故事

拼音pàn lín gé yīn
基本解釋《詩·魯頌·泮水》:“翩彼飛鸮,集于泮林,食我桑黮,懷我好音。”鄭玄箋:“言鸮恒惡鳴,今來止于泮水之木上,食其桑黮。為此之故,故改其鳴,歸就我以善音。喻人感于恩則化也。”后用“泮林革音”比喻在好的影響感化下而改變舊習性。
出處《詩·魯頌·泮水》:“翩彼飛鸮,集于泮林,食我桑黮,懷我好音。”鄭玄箋:“言鸮恒惡鳴,今來止于泮水之木上,食其桑黮。為此之故,故改其鳴,歸就我以善音。喻人感于恩則化也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泮林革音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泮林革音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雙棲雙宿 | 宋 尤袤《全唐詩話》卷六:“眼想心思夢里驚,無人知我此時情。不如池上鴛鴦鳥,雙宿雙飛過一生。” |
上氣不接下氣 | 清·無垢道人《八仙全傳》第七回:“一霎時漂流數百里外,直把一個好義急公的老鼠淹得上氣不接下氣。” |
失敗是成功之母 | 毛澤東《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》:“經驗對于干部是必需的,失敗是成功之母。” |
噓寒問暖 | 冰心《關于女人 我最尊敬體貼她們》:“孩子們安靜聽話,太太笑臉相迎,噓寒問暖。” |
百川歸海 | 西漢 劉安《淮南子 氾論訓》:“百川異源,而皆歸于海;百家殊業而皆務于治。” |
走馬觀花 | 唐 孟郊《登科后》詩:“昔日齷齪不足夸,今朝放蕩思無涯。春風得意馬蹄疾,一日看盡長安花。” |
遁世離俗 | 《楚辭·九章·悲回風》“望大河之洲渚兮,悲申徒之抗跡”漢·王逸注:“申徒狄也,遇暗君遁世離俗,自擁石赴河,故言抗跡也。” |
斗唇合舌 | 南唐·劉崇遠《金華子雜編》卷上:“韓三十五老大漢向同年覓得一副使,而更學斗唇合舌。” |
壞法亂紀 | 西漢 戴圣《禮記 禮運》:“故天子適諸侯,必舍其祖廟,而不以禮籍入,是謂天子壞法亂紀。” |
驚心動魄 | 南朝 梁 鐘嶸《詩品》上卷:“文溫以麗,意悲而遠,驚心動魄,可謂幾乎一字千金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