鉤隱抉微的成語故事

拼音gōu yǐn jué wēi
基本解釋鉤:探取;抉:排出,挖出。在治學上能發掘幽深精微。
出處宋·郭紹彭《宋王先生壙銘》:“《從書》門分類聚,鉤隱抉微,考證經史百氏,下致騷人墨客佚事,細大不捐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鉤隱抉微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鉤隱抉微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面黃肌瘦 | 元 楊梓《霍光鬼諫》:“眼欺縮腮模樣,面黃肌瘦形相。” |
彬彬有禮 | 清 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83回:“喚出他兩個兒子,兄先弟后,彬彬有禮。” |
筋疲力竭 | 唐 元稹《有酒》詩:“精衛銜蘆塞海溢,枯魚噴沫救池燔。筋疲力竭波更大,鰭焦甲裂身已干。” |
發綜指示 | 《史記·蕭相國世家》:“夫獵,追殺獸兔者狗也,而發蹤指示獸處者人也。” |
靡所底止 | 《詩經·小雅·祈父》:“胡轉予于恤,靡所底止。” |
鑿壁借光 | 晉·葛洪《西京雜記》第二卷:“匡衡字稚圭,勤學而無燭,鄰舍有燭而不逮,衡乃穿壁引其光,以書映光而讀之。” |
因噎廢食 | 漢 劉向《說苑》:“一噎之故,絕谷不食。” |
不翼而飛 | 戰國 齊 管仲《管子 戒篇》:“無翼而飛者,聲也;無根而固者,情也。” |
酒能亂性 | 清·無名氏《說呼全傳》第16回:“酒能亂性,色是敗真。財乃致命,氣動殺身。” |
兄弟鬩墻,外御其侮 | 蔡東藩《民國通俗演義》第130回:“兄弟鬩墻,外御其侮。蝸角紛爭,惟利是務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