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稷之臣的成語故事

拼音shè jì zhī chén
基本解釋社稷:古代帝王所祭的土神和谷神,代指國家。春秋時對作大國附庸的小國的稱謂。指身負國家重任的大臣。
出處春秋·魯·孔丘《論語·季氏》:“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,且在邦域之中矣,是社稷之臣也,何以伐為?”
暫未找到成語社稷之臣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社稷之臣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輪焉奐焉 | 西漢 戴圣《禮記 檀弓下》:“美哉輪焉!美哉奐焉!” |
不辱使命 | 郭沫若《洪波曲》第三章:“壽昌大笑起來,掉頭對著立群說:‘不辱使命!’” |
色飛眉舞 | 清·楊復吉《夢闌瑣筆·蔡濤》:“蔡曰:‘步月山塢,忽聞清音,令人色飛眉舞。’” |
斗唇合舌 | 南唐·劉崇遠《金華子雜編》卷上:“韓三十五老大漢向同年覓得一副使,而更學斗唇合舌。” |
算盡錙銖 | 清·昭梿《嘯亭雜錄·吳利府》:“嘗牟利于主算者,主算者算盡錙銖,其父猶以為未足。” |
因噎廢食 | 漢 劉向《說苑》:“一噎之故,絕谷不食。” |
十羊九牧 | 《隋書 楊尚希傳》:“所謂民少官多,十羊九牧。” |
危急關頭 | 王朔《一半是火焰,一半是海水》:“我對她也很好,一方面是感激她在危急關頭毫不猶豫地站在我一邊。” |
結駟連騎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仲尼弟子列傳》:“子貢相衛,而結駟連騎,排藜藿入窮閻,過謝原憲。” |
主明臣直 | 明·張居正《帝鑒圖說》上篇:“妾聞主明臣直,今魏征直,由陛下之明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