欲人勿知,莫若勿為的成語故事

拼音yù rén wù zhī,mò ruò wù wéi
基本解釋想要別人不知道,不如自己不去做(多指壞事)。
出處《漢書 枚乘傳》:“欲人勿聞,莫若勿言;欲人勿知,莫若勿為?!薄稌x書 苻堅載記上》:“諺曰:‘欲人勿知,莫若勿為?!暉o細而弗聞,事未形而必彰者,其此之謂也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欲人勿知,莫若勿為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欲人勿知,莫若勿為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鬼怕惡人 | 舊題宋·蘇軾《艾子雜說》:“王曰‘前人已不住矣,又安敢禍之?’艾子曰:‘真是鬼怕惡人也?!?/td> |
藝高人膽大 | 清·石玉昆《三俠五義》第66回:“這正是藝高人膽大。蔣爺竟不慌不忙的答道:‘實是半路出家,何必施主追問呢?’” |
取長補短 | 《孟子 滕文公上》:“今滕絕長補短,將五十里也,猶可以為善國?!?/td> |
烏合之眾 | 管仲《管子》:“烏合之眾,初雖有歡,后必相吐,雖善不親也?!?/td> |
舉重若輕 | 清 趙翼《甌北詩話》:“坡詩不尚雄杰一派,其絕人處,在乎議論英爽,筆鋒精銳,舉重若輕,讀之似不甚用力,而力已透十分。” |
三人行,必有我師 | 先秦 孔子《論語 述而》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師焉,擇其善者而從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 |
三長兩短 | 明 羅貫中《三遂平妖傳》:“萬一些后再有三長兩短,終不能靠著太醫活命?!?/td> |
懸崖勒馬 | 元 鄭德輝《智勇定齊》:“呀,你如今船到江心補漏遲,抵多少臨崖勒馬才收騎。” |
下臨無地 | 唐·王勃《滕王閣序》:“飛閣流丹,下臨無地?!?/td> |
罄竹難書 | 《舊唐書 李密傳》:“磬南山之竹,書罪未窮;決東海之波,流惡難盡。” |